<
>

解析苹果期货大涨的内在因素

2018-05-27 23:35:5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自 2004 年起,我国多年保持世界最大苹果出口国的地位,但是前两年被波兰超过,2016 年中国出口苹果132万吨,重新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苹果出口国。尽管目前苹果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但中国苹果出口所面临的约束因素渐增,一是国内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出口竞争力逐步减弱;二是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加上贸易保护加剧国际市场竞争,使中国出口市场增长空间有限;三是质量标准与海关检验检疫约束中国鲜苹果出口发达国家市场。

   产业链相关情况

   我国苹果产业链较短,根据消费形式分成了以贸易商为主和以加工企业为主的两条支链,其中鲜果消费为我国苹果消费的主要形式,主要通过各级贸易商对收购的苹果进行分拣、筛选、包装等初级加工后直接提供给消费者实现。加工消费主要通过加工企业将收购的苹果制成果脯、苹果脆片、苹果醋、苹果酒等深加工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实现。目前我国苹果产业碎片化特征较为明显,产业集中度低。根据中国苹果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种植面积5亩以下的果农占比达到80%,行业内排名前十的贸易企业市场占有率不足2%。

   春节后苹果现货购销状况

   2017年以来苹果价格维持稳定,没有出现较大的趋势性或季节性波动,给苹果期货上市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2018年春节节前,部分地区苹果出现小幅的下跌现象,尽管本年度库存消化较慢,但现货价格下降幅度也相对有限,年前市场交易基本在腊月25结束,彼时栖霞产区一二级果农货在3.0元/斤左右,国标一级果在4.0元/斤左右,大年初八开始,苹果交易进入年后节奏,主要产区冷库逐渐开始开库交易,但大规模的交易预计发生在元宵节之后。

   从最近两日的交易情况来看,春节后苹果现货市场仍保持相对稳定,栖霞产区一二级果农货仍保持在3.0元/斤,甘肃宁静产区纸袋价格2.8-3.0元/斤,当前尚未进入大规模贸易时期,产区采购的客商较少,大部分以自提补货为主,有较强的压价心理。在当前库存消化不如往年的情况下,苹果现货价格承受较大压力,但受到贸易商、冷库端的成本支撑,价格向下的空间也较小。另外,随着市场消费结构的转变,苹果品质溢价将会在未来表现得更加明显。总的来说,随着冷库库容的增加以及冷库技术的进步,苹果价格的季节性波动逐渐减弱,节后现货价格出现大涨大跌的可能性较少,预期将维持一段时间的平稳。

   苹果交割并非对买方极为不利

   此前市场对于交割品品质有相关疑问:由于现货贸易中的苹果品质要求与期货交割标准中的要求不能完全匹配,部分人士认为郑商所在交割管理中的严格程度将对苹果期货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针对该疑问,节前郑商所发布公告称,苹果期货的交割品级清晰明确,换而言之,在当前交割品品质规定与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传统现货贸易品质惯例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下,苹果最终交割品将严格遵循相关硬度、果径等品质指标以及5%的质量容许度。换言之,苹果交割品的要求相对严格,据估算,主产区符合交割品标准的苹果仅占总体产量的20%左右。由于陕西、山东、山西地区采用的传统统收苹果贸易方式,贸易商需要对苹果进行再次的验收分拣才能够达到期货交割品品质,实现仓单注册。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苹果交割品对于买方来说相对有利,除了国标品质保证,还有更加严格的质量容许度保证,相对于市场上的一级80#果,期货交割品将有一定溢价。反之,卖方由于在前期收购阶段上没有根据期货交割品质要求及时分拣,二次分拣和二次入库将造成仓单成本的大幅上升,对于本年度的05、07合约来说,卖方要想实现交割,就必须重新对库存苹果进行分类,除了相关成本的上升,处理等级之外的苹果也将是后期销售的一大难题。总的来说,尽管当前国内苹果库存消化不及往年,市场价格相对弱势,但交割品的品质要求保证了其较高的溢价,而现货价格在收购成本的支撑之下,其下跌的空间有限,最终苹果期货盘面的价格将回归到与实际交割品的品质相匹配的程度。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