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次豪赌,如何成就了三星半导体霸主之位?

2018-05-23 14:47:2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当年,美国向日本半导体企业发起反倾销诉讼,双方达成出口限制协议。受此影响,DRAM价格回升,三星乘势崛起,不但实现了盈利,还开始在技术上领先日本。

1992年,三星率先推出全球第一个64M DRAM,并于当年超越日本NEC,成为全球最大的DRAM制造商。两年后,三星团队再次率先推出256M DRAM。

【4】

占据了行业发展优势风口的三星,快速崛起,甚至带动整个韩国形成一个内存产业集群,除了三星,现代(即现在的SK海力士)也逐渐跻身世界三强。

在韩国厂商的挤压下,日本政府不得不整合日立、NEC、三菱的DRAM业务,组建“国家队”尔必达,以寻求对抗。即便如此,日本人也没能逃过溃败的命运。

十多年后,三星如法炮制,以自杀式的投资,将日本人彻底赶出了这个行业。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DRAM价格再次雪崩,从2.25美刀狂跌至0.31美刀。

众厂商哀鸿遍野时,已经成长起来的三星,以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豪赌,改变了行业未来发展:将三星电子上一年的利润全部用于扩大产能,故意扩大行业的亏损!

很快,DRAM价格就跌破材料成本,大多数玩家都熬不住了。

最先倒下的是德国巨头奇梦达,资金链断裂,2009年初破产,随后辗转至中国半导体产业扛鼎者、紫光集团赵伟国手上。

日本更惨,尔必达苦苦支撑数年,最终于2012年被美光收购;另一巨头东芝的闪存业务,也在2017年被美国贝恩资本收购。

至此曾经称霸半导体行业的日企如数熄火,整个DRAM行业只剩下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大玩家。

进入2016年,在大数据、云计算、比特币挖矿等需求的带动下,内存价格一路飙升,三星数钱数到肝颤。

今年初,三星公布企业财报显示,去年三星电子已占据世界半导体芯片市场14.6%的份额,一举夺下英特尔把持25年的市场“老大”地位,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