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瞭望智库:三星跑了 因为中国人不好糊弄了

2018-05-23 14:41:2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丽

  然而,2016年三星出了Note 7手机电池爆炸的质量问题,虽然主要发生在其他国家,在中国并没有那么严重,但三星对中国市场的处理简直匪夷所思。

  Note 7爆炸事件一出,就有韩国媒体污蔑说是中国生产的电池。是哪些中国企业呢?三星也不公布,说是为了保护供应商。其实是想甩锅到中国零件身上。

  结果,甩锅不成,三星最后还是承认了是自己的子公司SDI生产的电池,只好全球召回。

  匪夷所思的是,三星竟对中国市场“特别对待”,说在中国卖的Note7电池不一样,没有问题,不会爆炸,不用回收。

  说白了,三星就是心存侥幸,不愿意回收,根本上说还是出于对中国消费者的歧视心理。

  最不可思议的是,当中国消费者投诉称自己的手机也发生了爆炸时,三星的公关居然暗示说是消费者用电磁炉讹诈!

瞭望智库:三星跑了 因为中国人不好糊弄了

  于是,三星把爆炸手机拿去检测,得出了可笑的结论。这个载入公关灾难史的原话是:“两家公司为了调查准确的原因,将Note7放进微波炉、热风机、电磁炉、烤箱等进行了再现试验。结果显示,两部手机放在电磁炉上,用200度加热2-3分钟,产品的损坏样子和照片最相似。”

  当中国接二连三地发生Note7手机爆炸,国家质检总局约谈三星后,一切终于变得不可收拾。

  手机爆炸可以说是质量事故,发生了也并不是无可挽回。但这种对中国市场赤祼祼的歧视,连不少崇尚外国品牌的中国消费者都没法接受了,三星的市场份额也随之崩盘,2017年第4季度跌到了0.8%

  3

  中国消费者不再那么好糊弄了

  《士兵突击》里连长高强对主角许三多有一个评价,“明明是个强人,天生一副熊样”。

  某种程度上,中国消费者就有点像许三多,通过努力,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但却没有强大的消费者心态,对外资品牌过于宽容,维权意识不足。

  三星2016年一开始全球召回时的“不涉及中国”,其实只是一个常规操作。对众多外资企业,全球召回的确切含义就是“不包括中国”。

瞭望智库:三星跑了 因为中国人不好糊弄了

  这么多的召回事件,中国市场都被特别对待,真是因为中国市场的外资汽车、手机、日化用品特别安全?

  显然不是。

  一方面是中国很多安全标准并不完善,对于外资企业不够严格。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消费者长期以来的宽容心态纵容了一些外企,让他们觉得中国消费者容易糊弄,出了问题给个解释就行了。

  但最近几年,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中国政府的监管有所进步,外资品牌对中国市场不得不变得谦卑一些。

  比如,2017年6月,日本高田气囊因安全问题申请破产。中国质检部门持续进行的缺陷调查工作很有成效。从2017年9月起,在中国的多家跨国车企大众、通用、本田、奔驰等纷纷宣布召回,短短一个月中国市场共召回汽车800万辆,召回原因是“部分车辆的驾驶席或副驾驶席正面安全气囊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在气囊展开时,这些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高田气囊美国听证会现场

高田气囊美国听证会现场

  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当汽车出现质量问题时,类似的召回就应该成为常态。

  而中国消费者也在渐渐调整之前的心态,对国产品牌严格要求,对外资品牌也不再那么客气,有问题就积极投诉。

  外企居高临下看中国消费者,这是不能忍受的。既然来了,就得尊重中国消费者。不能光嘴上说,还得拿出实际态度和行动。

  外企如果还想像以前那样趾高气扬地在中国赚钱,已经不太可能了。

  4

  外企受到中国本土品牌的阻击

  曾经,外企是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优先选择,收入高、待遇好让人羡慕。但是随着一批优质中国公司的崛起,外企已然风光不再。

  2003年,北京国贸CBD的租户中外企占比高达70%,顶峰时聚集了170家世界500强企业。现在则跌到了30%,还有许多本土企业在等待进入国贸CBD。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