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新说丨阿里只做汽车领域的“安卓”,谁是三星?

2018-05-09 04:30:21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下一届北京车展,我们希望能看到阿里的展台。”

4月25日,北京车展开幕当天,阿里AliOS轮值总经理谢炎,作为东风雪铁龙的合作伙伴代表出现在北京车展上。

这一天,东风雪铁龙在北京车展上发布了搭载基于AliOS的斑马智行系统的新款智联网车型——SUV 云逸。东风雪铁龙是继上汽之后,阿里在互联网汽车领域合作的第二家车企。

“荣威RX5一炮而红后,现在找阿里谈合作的车企很多,有自主品牌也有合资品牌。”当天在接受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独家专访时,谢炎还在庆幸,四年前阿里能找到上汽,抓住了互联网汽车兴起的风口。

风起2014

事实上,早在2010年前后,车联网便是汽车圈的热词。彼时,汽车行业举行的各大论坛都少不了车联网的议题,只是人们在空谈理论和设想的时候,没有车企愿意在实车上将这些“设想”落地。

这一年,阿里开始做移动操作系统。当时,阿里的想法是研发一套类似于安卓的强交互操作系统,主要应用于手机领域。直到2014年,阿里才意识到这套操作系统或许会在车里有大发展。而让阿里意识到这一点的人是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

2014年,特斯拉Model S在全球蹿红。该车的大屏设计、联网功能和OTA系统升级都让阿里深受启发。“虽然当时特斯拉汽车的一些功能没有做好,但通过升级更新功能,这让用户对车的使用体验有了颠覆性的变化。”谢炎说,从特斯拉产品上,他看到了汽车可以像手机一样,通过操作系统的升级迭代来弥补最初在功能上的设计不足。

事实上,也正是在2014年之后,包括乐视、蔚来、威马等一批造车新势力不断涌现,甚至连百度也宣布要进军无人驾驶领域。只不过造车新势力和百度对汽车领域的切入点分别是造车和自动驾驶,但阿里的选择是“先进入到车里去”。

“当时,车内的操作系统是非常简单的,比如微软的WinCE嵌入式操作系统,已经被汽车厂商使用了10年,连微软都放弃了,汽车厂商还在用,这肯定不是代表未来的车机操作系统。就像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一样,我们认为,当车内实现联网后,人机交互界面和一些功能将通过一个操作系统发生巨大变化,所以我们有机会去重新定义一辆车。”

谢炎认为,如果说传统汽车是为了驾驶乐趣而生,那么未来的汽车,在时刻实现联网的情况下,它的功能和使用方式都会发生巨大变化。而重新定义一辆车的开端应该是从车载中控系统出发,所以网联能更快地植入到汽车产品中,而阿里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切入到汽车行业。

为汽车量身打造一套类似安卓的基础操作系统的思路确定后,阿里需要在汽车车企中找到一个合作伙伴来共同实现这一想法,但当时并不是所有车企都愿意迈出这一步。

“从做传统交通工具的车到智能网联的车,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当时很多车企听到这一想法的第一反应是:能不能做。”一位阿里内部人士对NBD汽车说,其实阿里与上汽合作背后有很多故事,现在回头来看只能说,阿里很庆幸找到了上汽这样一个合作伙伴,而上汽在当时确实也比较大胆。

2014年7月,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共同研发互联网汽车。两年之后,号称“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的荣威RX5上市,月销很快突破两万辆。2013年,上汽荣威品牌全年销量不过在1.3万辆左右。“互联网汽车”让多年处于低谷的上汽自主板块终于迎来发力时。

“如果阿里是安卓,车企就是三星

荣威RX5一炮而红后,互联网汽车概念也在汽车圈悄然走红。特别是在“四化”(电动化、互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浪潮的冲击下,很多车企已经意识到智能互联既是市场所需,也是汽车行业的发展大势,不可阻挡。

在此背景下,包括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在内的不少车企开始与阿里接触,商谈合作事宜。“与四年前不同的是,车企现在的问题不再是能不能做,而是怎么做。”在谢炎看来,阿里与上汽打造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就像一个“样板间”,现在AliOS系统要做的是,尽可能将这一“样板间”复制到更多品牌的不同车型中。换句话说,现在AliOS系统已经开始向除上汽之外的其他车企开放。

那么在与不同车企的合作中,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是,互联网公司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让合作于双方共赢?

对此,阿里对自己的定位是只做汽车领域的“安卓”。“我们只做汽车企业不擅长的产品,比如操作系统,一个操作系统至少需要五六千万行代码,车企没有那么大的技术团队和经验,对网联化的服务生态也没有优势,所以我们为车企提供操作系统和服务,以及它们做不了的一些AI产品,让汽车变得更好使用、更好卖。同时,阿里未来在新零售这块也会与车企合作,所以大家会有一个很好的分工。”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