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读华为物联网的2018:重点发力三件事

2018-05-08 08:37: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导读]目前全球大部分区域手机终端渗透率基本饱和。而物联网则进入快速发展期,局域连接保持18%的增长,广域(包括蜂窝和 LPWA)则达到26%的增长。

目前全球大部分区域手机终端渗透率基本饱和。而物联网则进入快速发展期,局域连接保持18%的增长,广域(包括蜂窝和 LPWA)则达到26%的增长。未来5年,物联网将构建近3 倍于手机的终端网络,带来连接、应用、数据多重价值。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预测,2022 年全球:蜂窝连接 16.1 亿、LPWA 22.5 亿、局域网 155.0 亿。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接近 200 亿部。物联网将进入井喷式的发展期。

华为将“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作为企业愿景,而要实现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物联网是最重要的实施手段。为此,华为早在2015年就发布IoT战略,并提出了物联网行业“1+2+1”参考架构。华为在广泛的项目实践中解决了规模商用的关键问题,繁荣的产业生态奠定NB-IoT爆发基础。

目前物联网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可能未来是万亿级市场的爆发,也可能是泡沫的破裂。其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找到真正的价值应用,为行业带来真实的商业价值,形成市场驱动的产业健康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华为物联网解决方案总裁蒋旺成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蒋旺成近期向业界深入阐述了华为在物联网方面的理解及将大力发展的方向:做强联接、深耕行业、推进大规模商用。

1525331363531002278.jpg

做强联接:为物联网保驾护航

我们都知道物联网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从个人、家庭、公共设施、工业都有广泛切入点。蒋旺成认为,做强联接是首先要考虑的。

做强联接,一是需要适应不同的物联网场景,持续做大NB-IoT产业,满足窄带物联场景大规模部署的需求;二是根据移动性、传输速率、数据量等物联场景要求推进C-V2X、eMTC商用发展,拓宽市场空间;三是在海外策略上,通过构建本地生态、打造顶级OpenLab实现联合创新、打造Hosting中心并联合运营商发展合营云,加速行业应用规模化商用,将中国产业发展经验复制推广到欧洲,形成示范效应,拓展全球市场。

华为物联网想把解决方案更多的推向行业,关键的是“从端、管、云”三侧发力。在“端”侧,据蒋旺成介绍,华为一直在提供LPWA的芯片,在芯片上华为有着自己的技术积累。比如之前的Boudia120,今年即将商用的集成了华为LiteOS 的Boudia150芯片。华为还针对汽车行业推出会提供C-V2X的芯片,还有T-BOX,以及相关的IVI OS(IVI,车载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在“管”侧,蒋旺成表示,中国的产业环境非常积极,从政府、工信部到各省、市,以及京信委都在积极推进物联网,使得中国网络的覆盖在全球是走在最前面的。今年中国联通会有30万个新基站的的部署,中国电信在去年31万个基站站的基础上会再增加10万个新基站的部署。中国移动在去年年底发布的规划是要完成346个城市的覆盖,今年会实现全网覆盖。

在“云”侧,蒋旺成强调,华为今年要完成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依托华为的公有云将平台云化,把整个IoT的服务云化。对于如何云化平台,蒋旺成提到了两点,一是运营商需要把IoT云化,因为需要有更加灵活的资源,更加快速的响应,来面对各行各业的连接诉求。二是合作伙伴也需要云化,需要把合作伙伴的Device在云上进行呈现,并且跟各行各业连接。

依托华为的领先技术,在2017年华为在NB-IoT商业方面,实现芯片发货量为1500万、构建网络数39张、建设基站数50万个、打造物联网连接数1000万个、发展生态伙伴数1000家。

而在2018年华为预计全球NB-IoT网络数将达到100张、基站数120万个、物联网连接数1.5亿个、生态伙伴数3000家。华为NB-IoT商用案例已经在12个行业规模商用,有超35个应用在孵化中。可以看出,华为的NB-IoT在强大技术的保障下,已经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市场规模在持续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做强联接更深层的含义,是让联接产生价值。由于集成复杂度高,IoT解决方案开发投入大、业务上线周期长,影响业务开发和价值实现。华为持续战略投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业务创新和部署,加速产业发展。依托华为云的全球化部署,合作伙伴的业务快速拓展到全球。华为将能力导入运营商,助力运营商从卖联接向卖服务转型。

深耕行业:联合伙伴构建行业方案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