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为构建ICT基础设施平台 多芯片战略确保业务健康发展

2018-05-06 19:28: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览潮网5月3日消息(通信信息报记者  刘学斌)据《中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司法部(DoJ)正在调查中国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是否违反了与伊朗有关的制裁规定。华为拒绝就其是否正受到调查置评。在一份声明中称:“华为遵守其开展业务的国家的所有适用法律和监管规定,包括适用的联合国、美国和欧盟关于出口管制和制裁的法律与监管规定。”

华为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该公司的部分零部件由美国芯片制造商供应。业内不禁猜测,如果华为也遭到美国制裁,其抵御能力如何呢?

麒麟芯片获市场认可

华为受到调查的报道表一周前,美国对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采取了行动,撤销了该公司的出口特权,因其违反美国针对朝鲜和伊朗的出口法律。撤销出口特权将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通讯提供零部件和其它产品。中兴通讯的手机和其它产品严重依赖美国的供应。

细心的人可以现,此次美禁售芯片事件正是在5G网络试点的关键节点。5G时代,物联网或走进我们的生活,而万物互联的核心在于芯片,中兴、华为等同时又是5G网络设备协同开发的重点公司。因此,美禁售芯片事件对国内芯片厂商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对此,国产芯片替代的重担就落在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了。

若说芯片研发实力较强,不得不提及华为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麒麟CPU享誉全球。麒麟CPU系列产品所属的华为旗下海思芯片在创建之初,公司内部存在很大分歧,毕竟国际市场上有现成的产品和方案,比自研成本低得多。

而华为掌舵人任正非对自主研发的信念坚定。一直以来,海思芯片与华为手机绑定,没有对外出售。这种共生关系虽然有一定风险,但麒麟芯片在强大研发投入和研发实力的保证下,最终得到了市场认可。

多芯片共存提升麒麟竞争力

华为这种自主研发的投入精神让公司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但华为并没有停止脚步。尤其在此次美禁售芯片事件之后,更让华为警醒起来。

被问到华为旗下的麒麟芯片是否有计划对外销售时,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并不会将麒麟芯片定位为对外创造收入的业务,而是为了实现华为硬件上的差异化,没有计划将麒麟芯片对外销售。

徐直军进一步表示,华为智能手机一直都是多芯片运营的战略,不会全部使用麒麟芯片,而是高通、联发科、麒麟这三家都会采用,这个战略会继续坚持,这样才能保证智能手机业务的健康发展。同时三款芯片也是互相竞争的,可提升内部麒麟芯片的竞争力。

构建ICT基础设施平台

由于麒麟芯片近年来大获成功,华为也有意将自家芯片从高端产品往下延伸到中低端产品线,以扩大AI手机市场占有率。对于AI技术,徐直军表示华为是通过将AI引入智能终端、云和网络,从而向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4月22日开幕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刚接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梁华发表了演讲,主题是围绕ICT数字产业的未来发展。梁华表示,华为将依托核心能力“芯片设计、数学算法以及架构设计”,构建端、网、云协同的ICT基础设施平台,以此创建各行各业生态合作伙伴的创新“黑土地”。

当前,大部分的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都离不开ICT数字技术,整个世界正在越来越快、越来越大范围地进入全连接的数字化状态。

梁华表示,未来,以5G、IoT、云计算、AI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创新,将给所有产业带来进一步的繁荣,能够同时驱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一步增长。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