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出招华为,有多么不简单?
2018-05-03 12:31: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美国商务部已经把“中兴”做成了案例,甚至制作了教学PPt,以警示后来者。同时,它也明白地展示了美国商务部的调查逻辑和行事方式,教给了后来者如何应对的方法,避免你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回顾中兴被调查的全过程:
2012年初,美国商务部和联邦调查局开始对中兴立案调查;
2016年3月,由于内部机密文件泄露,美国掌握决定性证据发布禁止令,美国公司对中兴出口必须向商务部申请许可;
经中兴与美国协商,美国中止制裁,代之以3个月临时出口许可,经多次延长,这种临时措施一直延续到2017年2月底;
2017年3月,中兴认错认罚,承诺开除涉事高管,和美国商务部达成和解;
再然后,中兴被举报引发美国商务部关注,2018年4月,最终制裁生效。
这个过程“一波三折”。其中任何一个波折只要处理得当,都不会引发最糟的后果,只有步步都错,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按照美国法律,在裁决最终违法之前,华为的市场行为不会受到太多干扰。
刑事调查对证据的要求是最高的,所以调查周期一般会更长。再下一步,不外乎是起诉或者不予起诉。
即便发展到诉讼阶段,按照美国法律,请一个好律师,打官司可是费时间了。
当然,所有后续都取决于一个前提,华为不能犯中兴犯过的错——把直接打美国脸的把柄赤裸裸地送给美国。
05
对华为的调查延续多久,比如究竟是在特朗普任内,还是等到美国下一届总统上任,都会对处理的结果产生微妙的影响。
当然,一旦进入程序,就一定会有一个结果。华为无论如何都会吃点亏。
但华为被调查更是对中国的又一次重要提醒。
如果中兴之后不是华为,我们还可以认为,这是中兴咎由自取。
但中兴之后紧接着就是华为,而且如果美国媒体报道属实,美国对华为采取了更高压的姿态,那就基本能认定这是美国鹰牌在接连对中国出招。
由于从调查开始到出结果,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中国恐怕不能局限于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要尽快从中兴、华为事件跳出来,评估美国下一个进攻点,评估调查华为究竟是一次凶猛的攻击,还是一套组合拳开始时的佯攻。
如果是后者,那么这套组合拳的猛烈程度恐怕会远远超出很多中国人的想象。
毕竟,最近二十多年的中美关系整体上来说太顺了。
还是那一句话,如果这真的意味着美国精英重新定义了中国的角色——把中国视为美国的挑战者,而非过去所提的竞争对手,那对中国而言,就别再报任何侥幸,认认真真地准备迎接“新冷战”吧。
如果你仍经历着早九晚五人累钱少,
来这里,有你财富进阶的终极秘密!
☟
智谷旗下投资理财公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