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出招华为,有多么不简单?
2018-05-03 12:31: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我们当时也预计,在最终结果上,中兴的一幕大概率不会重演。

昨天的《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说,美国司法部就华为是否违反对伊朗制裁的事项展开刑事调查。
“刑事调查”比一周前美国商务部、财政部发起的行政调查要严重得多。
如果说商务部、财政部调查处于信息收集阶段,司法部则已经认定华为违法严重性远超“中兴”。因此,如果最终确认,那么美国政府针对华为的不仅是行政处罚、商业制裁,还可能涉及到具体人的指控。
氛围被渲染得有点紧张,不过姑且把心放到肚子里。
要知道,2012年美国对中兴发起调查的时候,也是商务部和联邦调查局一起出的手,联邦调查局隶属司法部,不过再后来就只见商务部了。
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更具体的说明。
02
华为会怕美国制裁吗?
坦率地说:当然怕。
全世界的电信设备制造商,没几个不怕美国制裁的。
下面两张图是展示了中兴、华为的主要芯片供应商。由图可知,在对美国芯片的依赖度上,华为比中兴要好一些。


但是,这恐怕也就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别了。
世界上接近60%的芯片由美国生产,尤其是电信设备中的一些关键、高端零部件,剩下还有一些和美国有关,也就是说,美国法律也能管到它们。
哪怕你的产品所需零部件90%都能自主解决,但只要有一个关键零件不能,那就意味着整个产品、整条产业链受制于人。
在上图中,除了排第一位的海思,华为其它的上游供应商一水的美国公司,这还不是华为美国伙伴的全部。这张图或许更全面一点。

别想着华为有了可以媲美高通高端芯片的麒麟就能高枕无忧,其它的配套缺一样都不行。
如果连手机都会受到直接冲击,那作为华为主营业务的电信设备岂不是受到的影响会更大?因为,它们使用的集成电路、芯片更多更广泛。
所以,只要被制裁,肯定会有相当一段时间的苦日子过。最起码,“世界第一”十有八九要让出了。
03
为什么,我们对华为被调查能保持审慎的乐观呢?
对与本国产业有高度相互依赖的行业发起制裁,结果往往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别看2014年中兴从美国购买的芯片只有30多亿美元,但它关联的产业规模可以达到好几百亿。
同样的,由于不能向中兴供货,美国供货方的损失也不会小,据测算可能达到250亿美元。
这还是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会更大。
美国商务部决定制裁中兴之后,高通很快宣布,物联网的团队裁员减少40%。服务器团队减少50%,转岗50%,裁员总人数将达到1500人左右。
有一些媒体认为这是由美国制裁中兴引起的,这实在是有点一厢情愿。
高通在中兴的供应链中是个小角色,2014年的交易额0.42亿美元。高通裁员的直接原因是丢失了苹果的一块大蛋糕,不得不以此来削减成本。
不过,要说高通完全不会被中兴牵连也是不可能的,但高通足够大,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强。但是中兴合作公司中不是只有大公司,还有很多小公司,它们的日子恐怕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相比中兴,华为更加是庞然大物。
无论是世界市场所占份额、从美国进口的芯片总量、美国的伙伴公司数量……华为都远超中兴。如果采取同等的处罚措施,那么美国一边受到的波及也会大得多。
所以,对于华为,只要不是中美撕破脸,仅仅是考虑到美国的企业,一般而言也会下手留一线。
04
在程序和时间方面也有利于华为。
坦率的说,如果美国商务部最先发难的不是中兴,而是华为,也许华为应对的难度就要大上许多。
“中兴事件”是一记警钟,它会让所有和美国有业务往来的中国企业打起十二分精神,而不是对中美经贸相互依存报太多的想象和侥幸。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