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美金回购:苹果(AAPL.O)变了吗?
2018-05-03 02:07:58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冬梅
截止到目前为止,按照盘前上涨幅度来看,市场应该是反应回购和Services的利好,同时整体而言苹果这个Q的毛利是38.3%,完全符合之前给的38%-38.5%的Guidance。
仔细分析一下,其实iPhone的毛利还是在下滑的,因为Services的占比在提升,而Services是一个高毛利业务,按道理而言,整体的毛利是要上升的。但是目前看到的数字是符合预期的略微下降,说明iPhone的毛利肯定是下降了一些。
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DRAM价格上升。管理层电话会议里给出了一些关于DRAM的观点:Cook认为DRAM的价格将于今年年底见顶,然后iPhone的毛利会开始稳定(美光的股价下跌可能跟这句话有关,这已经不是一次美光股价反应苹果电话会议里的内容了)。
财报问题2:

iPhone可能已经接近饱和。Q2财报显示,过去3个月苹果iPhone的销售量是5222万台,同比增长2.8%。
几乎从2016年Q1开始,苹果iPhone总体的销售量已经是5%以内的增长了,iPhoneX卖的其实很一般,远远没有达到火爆的地步。
根据IDG的数据,2017年全球手机出货量是14.72亿台,相比2016年下滑了不到1%(2016年是14.74亿台),这也基本上是过去10年里,手机销售量第一次出现环比负增长。
iPhone2016年的出货量是2.12亿台,2017年的出货量是2.16亿台,同比上升了1.9%,也就是说,过去1年iPhone其实是拿了更多市场份额的。
库克之前在电话会议里强调了一件事情:iPhone的用户转换成安卓的用户概率要远远低于安卓用户转换成iPhone用户的概率。
但是不管怎么样,智能手机渗透率从10%到90%这一红利期已经结束了。
个人观点:
关于行业饱和的理解全部都是要动态思考的,之所以市场今天会饱和,跟硬件的创新速度越来越慢是有直接关系的,但是思考这种问题是千万不能线性思维。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2014年时,Uber(优步)所在的出租车市场全球总规模是1000亿美金,有很多人认为Uber可能会拿走10%-20%的份额,所以可能的估值应该是100亿-200亿美金,但是在2014年年底时,Uber的总市值是500亿美金。
因此很多人认为Uber的估值是完全不合理的。
我个人先不评判是否是泡沫,是否昂贵,我只说一个上述逻辑中的问题:2014年出租车行业全球的规模是1000亿美金,这个数字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非线性的问题:Uber的出现,滴滴的出现,让通行变的更加方便,让打车的频率更高,所以这种产品出现时,是会快速提高行业规模的。
之前看过一个数据,因为Uber的出现,整个洛杉矶出租车市场的规模在4年之内提高了3倍,这是一个典型的优质产品促进需求的例子。
所以“饱和”是建立在此时此刻的这种类型的“智能手机”上的,如果一旦有颠覆性的产品出现,市场空间会被迅速打开。
在我个人看来,在没有颠覆性产品出来之前,苹果已经是一个成熟企业,增速会持续放缓,现在持有苹果的长期逻辑应该是:1000亿美金的回购计划以及Services占比提高后导致估值提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