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谈生态 华为的生态有什么不一样?
2018-04-22 21:31:39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熟悉华为生态理念的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这“三不”是华为对自己业务边界的界定,更是对生态伙伴的一个重要承诺。
说实话,在商业竞争如此激烈、外界诱惑如此多的今天,企业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不信,看看那些互联网巨头,哪一个给自己的业务规定了明确的边界,谁家不是多元化发展?充分证明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对于华为来说,做永远的朋友才是第一位的。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有了坚实的合作基础,商业模式可以一起去探索。如果合作关系只是构建在利益上,很容易有利则聚无利则散,并不能真正长久。
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华为在与生态伙伴合作的过程中,尤其强调两个字——赋能!只有把生态伙伴当做朋友,并帮助他们成长,才能更好地一起走下去。赋能所针对的不仅包括销售型伙伴,还包括解决方案伙伴和云伙伴,同时,华为也在联合更多的高校和社会力量打造ICT人才生态,为整个生态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其中,针对销售型伙伴,华为2018年的生态策略是挖掘地市市场,聚焦行业深度应用,并为此在组织保障、能力提升和营销支持等方面给伙伴更大的支持;针对解决方案伙伴,华为将提供团、营、牵、引、推、送“六位一体”的专项支持,重点推进联合解决方案商业落地;针对云伙伴,华为不仅发布了面向咨询与技术两类伙伴的六项(经销商、授权销售支持中心、伙伴孵化中心、解决方案、CSSP、云市场)云伙伴计划,还在加大各项伙伴激励的同时完善培训、测试、市场、营销等四个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帮助伙伴能力提升。
不仅如此,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学也正式升级为生态大学,并运用集体的智慧与经验指导生态大学的长期发展,策划并管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战略发展方向,真正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为中国培养ICT人才;华为计划为合作伙伴培养超过1万名高级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和技术人员。
中建材信息作为第一家与华为EBG中国区合作过百亿的伙伴,也一直在思索未来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过去,中建材信息一直是一个总代理的角色,但在这一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行业经验;目前中建材正在通过与华为的深入合作,从渠道的角色向用户应用场景延伸,推动产品和应用的高效融合。
中软国际作为华为云首家同舟共济型合作伙伴,双方的合作不仅在软件开发云、云解决方案、云服务等领域展开;中软国际还在这一过程中与华为学做企业、学做软件,向华为的项目管理能力看齐。此外,中软国际联合华为打造“智造云”解决方案,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数据采集及感知能力,让制造企业具备全面制造价值变现能力。

生态竞争时代
华为致力打造持久的“护城河”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企业的竞争划分为三个阶段:企业间的竞争、产业链间的竞争、生态系统间的竞争。如今,由于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企业竞争的边界已经被打破,正逐步发展到生态系统间的竞争阶段。
于是,很多企业开始天真地认为,在生态系统竞争阶段,企业不必再关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只需要站好队就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事实并非如此,生态系统间的竞争其实是建立在企业间竞争和产业链间竞争的基础之上,一个企业若想在生态系统间的竞争中获得先机和自主权,首先要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能够为整个生态系统贡献自己的价值。
而在ICT生态系统中,华为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系统管理员”的角色。因此,为了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竞争力,华为每年都会在研发方面投入巨资,不断加深加宽自己的“护城河”,同时再通过开放、合作、共赢的生态策略,推动整个ICT生态系统实现指数级增长,走向繁荣。
在不久前华为公司发布的2017年年报中显示,华为2017年共计投入了897亿元用于研发,约占总收入的14.9%,仅次于亚马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同时,华为也表示,未来十年将以每年超过100亿美元的规模持续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