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华为老兵对中兴事件的感慨:“断粮”的恐惧是任正非折腾
2018-04-22 13:51:2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任正非说,“我们做操作系统,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样的道理,主要是让别人允许我们用,而不是断了我们的粮食。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
海思开发的麒麟芯片已经实现了自主设计,并广泛用于华为自己的高端机型。
但是很遗憾,因为使用的是先进的10nm工艺,大陆目前的生产工艺还达不到(商用只做到28nm),因此麒麟得在台湾流片和生产,张忠谋先生创立的大名鼎鼎的台积电。正是台积电,使得芯片的设计和生产可以相互独立出来,对大陆的高端芯片设计产业发展也有很大的贡献。
IBM的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要求核心器件至少保障有2到3个供应商。现在看来,核心器件的供应链还要尽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国家。
紫光也是中国芯片的龙头企业之一,旗下不仅有从事移动通信的上海展讯,还有从事FPGA的同创国芯,以及被三星卡住脖子不得不大力发展的存储产业。芯片之外,紫光还整合了做整机的新华三,协同效益很明显。
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西方对中国的限制出口与中国的自研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中国有了自己的亿次机后,西方世界对中国出口大型计算机就开禁了;中国有了自己的光传输后,西方世界对中国出口光传输设备就开禁了……
芯片生产很重要
目前大陆的芯片生产,还在28nm这个层次,而台积电到了10nm。这是大陆与台湾之间,在高科技发展上的一个巨大差距。
因而,大陆的不少高端芯片,都要拿出去流片和生产。倪光南院士的搭档曹冬老师告诉我:流片环节还有信息安全的隐忧,如果不能控制该环节,也有可能带来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有网友热情地期待,如果早日实现了两岸统一,就可以确保供应和安全了。
最近,听说EUV光刻机巨头荷兰ASML表示,不对中国限制出口,报载中芯国际已经计划建设7nm生产线,接近了摩尔定律的极限。希望能早日看到这一天的实现。
国产龙芯和飞腾芯片,因为不是用在手机上,而是用在体积要求宽松的PC和服务器上,已经实现了在国内进行流片和生产,实现了完全的自主可控。
更深一步,大力提升自动化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也很重要,不能总是依赖于进口设备,万一供应链又断了呢?
除了芯片,自主操作系统也很重要
这次中兴事件中,网上报导:美国封杀或让中兴不能用Android操作系统了。
我们常说,操作系统是CPU的灵魂,不能光有“芯”而没有“魂”。Windows和Intel形成了Wintel联盟,相互紧耦合,这也是为什么两者可以成功的核心原因。
众所周知,中国产的智能手机都是基于ARM架构CPU+Android体系的。如果不能使用Android系统,那对手机行业可是灭顶之灾。
操作系统可以零成本的复制,边际成本等于0。因此,西方的操作系统可以很容易地将国货打败。我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曾使用过国产的计算机操作系统CCDOS,现在早已不见影踪。
操作系统还可以带有自己的应用市场,可以通过分发APP等来获得持续盈利,比如Android上面google play下载的游戏,充值部分的1/3均为该应用市场所有。
Windows 10最大的变化,就是有了自己的应用市场。
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近年来一直在呼吁并推广国产的操作系统。他认为,操作系统分为三类,一类是服务器和云操作系统,一类是终端操作系统,一类是嵌入式操作系统。
终端操作系统上,目前是国外几乎完全垄断的。PC上Windows占绝对垄断地位,手机上则是由苹果的IOS和google的安卓实际上进行了双垄断。倪光南院士认为,这是中国市场上最为垄断的行业。
目前出现了一个宝贵的机会窗口,就是PC的操作系统国产化。办公电脑因为使用场景相对统一,一般就是文本处理、浏览器(很多管理软件都可通过浏览器来使用)、音视频播放器、即时通信等应用。很多应用,如游戏和修图,大家都已经基本上在手机上完成了。
对于最终用户而言,看到的往往是WPS等应用软件的界面,而这些软件往往在Windows和国产Linux下都可以使用,界面也是一样的。
其实,就Windows而言,XP的功能就已经够用了,以后升级的功能对于绝大部分办公电脑而言,其实意义都不大,如Windows10的应用市场。国产Linux也已经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政府办公电脑的要求了。
因此国产Linux操作系统的广泛推广成了可能。俄罗斯就计划将所有办公电脑操作系统都改为国产的Astra Linux,对Windows 10说再见。
单机版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进一步演进到了云计算操作系统(服务器集群)。目前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国产自主可控的云OS,比如华为的FusionSphere。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