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为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 希望做最肥沃的黑土地

2018-04-10 02:27:3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华为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

  李娜

  在最新发布的年度财报中,拥有着巨型体态的华为向外展示了自己仍能“跳舞”的实力,但面对数字化洪流时代,运营商业务上显现的疲态数字似乎在迫使它加快其他跑道上的速度。

  在此前从华为内部流出的2018年销售收入目标中,企业业务的目标被定在了106亿美元(约668亿元人民币),虽然和其他两位主营业务“老大哥”在体量上不能相提并论,但从增速上,该业务被华为的高管给予了最大的期待。而从华为目前的“三驾马车”来看,在5G机会发酵前,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是华为增速最快的两个业务部门,但在数字化转型中,显然,面向垂直行业的企业业务身上的担子更加重。

  “我们对外说的是今年要跨越百亿美元,但实际上我负责的EBG业务要远远大于106亿这个数字。”在4月9日举行的华为企业业务业绩沟通会上,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华为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发力速度并不慢,甚至早于互联网公司,但在过去,数字技术是辅助的技术,技术在企业中的投资比例可能连5%都不到,而到了今天,数字化技术开始真正成为生产系统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新机会。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华为企业业务面前,并没有一个像“苹果”一样清晰的对手,老牌IT企业的整体低迷和互联网新秀的猛烈攻击不免让外界对于华为的“硬件出身”存疑,但对于华为来说,不作为、不试错、不驶入无人区,也许机会点会消失的更快。

  “苹果是手机行业里改变规则,把产业做大的,谁可以在数字化转型行业做大?我想,华为要担当这个使命,做领头羊。”阎力大对记者说。

华为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 希望做最肥沃的黑土地

  “做最肥沃黑土地

  “走向智能社会的路程中,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不可否认这其中诞生的种种,会成为新一轮增长的机会与拐点。任何企业要抓住机会,必须成为数字化的组织,也唯有如此才能不掉队。”在一场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在智能社会中任何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

  他甚至表示,“希望IT厂商之间的竞争来得更加猛烈些,倒逼行业加快数字化的同时,华为才越有可能实现自身业务数字化转型需求,而在那之前,华为只有不计回报的投入。”

  也正是基于对这种趋势的判断,华为在2011年正式成立企业BG,主要在内部担任着华为ICT转型的重任。

  但外界对于这项业务起初并不看好,2014年的时候,作为华为企业市场当时的竞争对手,思科原CEO约翰·钱伯斯在一场演讲中表示,在过去的几年中,思科最初的竞争对手大部分已经被市场淘汰,而到了2018年其他竞争对手将所剩无几,其中就包括华为在内的众多厂商。

  但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显然思科轻敌了。

  这一切都源于2014年的转型。在刚开始的三年,华为的企业业务主要是在卖“盒子”(硬件)。彼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在讨论“该不该做”的阶段,用于ICT支撑的预算很少,这让华为企业业务刚一出生就面临巨大的挑战。2014年3月,阎力大出任华为企业BG总裁,并在当年10月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正式从卖盒子向做平台进行转型。

  “当我们说我们要做平台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问你和其他平台有什么不同?借用友商IBM的一个调研结果,未来数字化转型的主导权将回归到传统企业手中。”阎力大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数字化进入深水期,不是说企业开一个网店或者商城,把销售环节数字化了,真正的数字化是生产流程再造、创造新的业务或者全新的产品,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时候最难的是对这个行业的理解。

  阎力大认为,纯粹掌握数字技术的公司无法真正深入行业的内在。“我认为未来的数字化转型更多的来自于业务的驱动,传统企业、传统经济将会拿到数字化转型的主导权。”

  换句话说,当客户要么成为平台,要么成为平台的一部分的时候,华为要做的,是成为支撑平台的平台,成为土壤。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内部讲话中所说,“华为的实质是通过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一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黑土地’,这块最肥沃的‘黑土地’上可以种玉米、大豆、高粱、花生、土豆,是让各个伙伴的内容、应用、云在上面生长,形成共同的力量面向客户。”

  百亿美元下的挑战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