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何连“安卓标杆”三星也逃不出模仿苹果的怪圈? : 经理人分

2018-03-01 12:45:5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为何连“安卓标杆”三星也逃不出模仿苹果怪圈Thomson  昨天

为何连“安卓标杆”三星也逃不出模仿苹果的怪圈?

过去几年,摆脱了“千年大塑料”的三星,在工业设计上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巅峰。去年 S8 系列的“全视曲面屏”,更是使其江湖地位,在苹果面前丝毫不遑多让。

然而,巅峰往往意味着瓶颈。当人们翘首以待,等着看三星将拿出怎样的突破,来应对苹果“引领下个十年”的 iPhone X 时,三星却以一款小步迭代的 S9 系列,令众人的期待化为失望。

从2015年发布的 S6 系列算起,三星引以为傲的双曲面屏、前后玻璃的绝美工业设计,已经延续了四年。客观地说,仅凭硬件配置、相机功能升级,足以使得 S9 仍然堪称安卓阵营的最强旗舰。只是,面对2018年更加激烈的手机市场,三星的表现,却显得有些缺乏诚意。

除更新亮点不足之外,随三星 S9 系列推出的 AR Emoji 功能,还给本就亮点不多的三星,打上了抄袭苹果的影子。强如三星这样的安卓阵营标杆,仍然需要从苹果身上寻找灵感,不能不让人遗憾。

令人遗憾的不只是三星。2018年手机行业战争即将打响的前夜,安卓阵营的新品当中,不乏对iPhone X 所创造的新特性的模仿与跟随。显然,每次苹果发布新品都要对其嘲弄一番的各安卓厂商,至今未能走出先秒杀,再嘲讽,最终跟随的老路。

2018年,安卓阵营仍在“跟随”

智能手机发展多年来,安卓阵营跟随苹果创新点这件事本身并不稀奇。只不过,随着各大厂商实力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强,模仿的痕迹也越来越少。但是在全球五大安卓品牌的产品上,仍然能看到不少模仿的痕迹。

近年来,三星创新能力有目共睹,但仍然在新机上模仿了 iPhone X 的核心功能之一,略显遗憾。小米凭借 Mix 系列也算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但其线下的小米之家,无论从装修风格还是产品陈列,都不乏苹果的影子,而在其红米系列新机上,模仿苹果的痕迹也是十分明显。

产品上以模仿苹果起家的 OV 更难避嫌,难得 vivo 通过首发屏下指纹及一款“真·全面屏”的概念机刷了一波创新,但在后置摄像头的位置和 UI 设计上,却仍然有着浓浓的“苹果味”。

相比其他几家厂商,华为在模仿苹果新功能上,来得更加直接干脆。

去年年末,华为荣耀在新机发布会上,公布了其未来即将推出的两大功能:点云深度相机和3D面部表情控制。根据外媒的报道,华为通过与 Chronocam、Secure-ID、Siradel 签署协议,共同研发用于华为新机的面部识别功能。

据悉,华为提供的点云深度相机,与 iPhone X 的原深感摄像头原理一致,只不过华为将苹果所采用的投放3万个不可见光点,提升至了30万。而所谓3D 面部表情控制,同样是在 Animoji 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

当荣耀总裁赵明在台上演示这两项技术之后,带着不无骄傲的表情说到:“未来将更加的美好”。这句话,与华为官方此前对于 iPhone X 的不屑截然不同,像是对苹果在功能及技术上的创新的一种认可。

荣耀之外,华为品牌的产品,同样存在着模仿苹果的痕迹。在最近曝光的华为 P20 工信部照片上可以看到,华为 P20 将摄像头转移到了与 iPhone X 同样的位置。对于手机内部的元器件结构来说,任何一个部件的移动,牵扯的都是整个内部空间的调整与设计,华为 P20 显然在研发中,便将 iPhone X 作为参考对象。

此外,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iPhone X 发布之后,各大安卓厂商,包括走小众路线的一加和锤子,都在系统中添加了如 iPhone X 相似的滑动手势,这让谷歌推广多年的虚拟按键,受到了一丝威胁。

从硬件到功能,各大厂商都不可避免地,在苹果发布新品之后,追逐潮流改善产品。当行业内有更优秀的产品、交互出现时,学习、模仿乃至二次创新,其实都并非坏事。但是,安卓阵营如果真的想要在产品上真正地“秒杀”苹果,还需要在研发上多放一些心思。

从各大厂商新品更新的节奏来看,显然安卓阵营在产品研发上花费的心血,与苹果之间还略有差距。

一款新品从研发到上市,需要几年?

2016年,小米 Mix 惊艳亮相,一扫小米长期以来的阴霾,重新刷新了小米的品牌形象。报价3499的小米 Mix 一代,在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一度被炒至2万元,这在小米历史上尚属首次。

产品发布后,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小米 Mix 于2015年初立项,由雷军亲自拍板,以不计成本、不考虑量产的态度,隐蔽研发两年,才最终推向市场,造就了小米 Mix 亮相的辉煌,连为小米 Note 2 出席站台的梁朝伟,都被忽略变成了暖场活动。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