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江湖华山论剑:失落的小米与进击的 OPPO
2016-08-17 03:15:55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网络整理
使用微信扫码将网页分享到微信
28 --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把这句话中的“数百年”改成“一两年”“几个月”来形容手机的江湖也是极为贴切的。
一个英雄辈出的江湖,绝世高手的数量绝不会少。正如《射雕》到《神雕》,江湖上的五绝人选在改变,这仅发生在华山论剑的一夕之间;手机江湖的 TOP 5 也在易位,而这一切的发生仅在一年之间。
上月底,IDC 发布全球智能手机研究报告,2016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3.349 亿部,去年同期为 3.343 亿部,同比微涨 0.2%。

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 位列前五,而去年位列前五的小米、联想却不见了踪迹,进入了“Others”的行列。
如果把范围缩小到中国,手机江湖在这一年间的动荡则更加剧烈。同样根据 IDC 的数据,2016 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微增 2.1%。
一年前,这个市场的 TOP 5 为苹果(14.7%)、小米(13.7%)、华为(11.4%)、三星(9.7%)、联想(8.3%)。
一年后的 2016 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的 TOP 5 成为了华为(16.2%)、OPPO(15.4%)、vivo(13.3%)、苹果(12.8%)、小米(9%)。除去 TOP 5 的“Others”份额从 47.3% 跌到了 33.3%。
跌跌涨涨之间,不同境遇下的厂商,上演着不同的江湖故事。
小米:如果风停了……持续五年百分之几百的爆发式增长,2015 年在销量上与华为一较高下。
可能小米自己都没有想到手机业务的销量负增长会来得如此之快,2016 年第一季度,小米中国市场出货 920 万台,份额 9%,同比去年暴跌 32%。
伴随小米销量增长神话破灭的是小米在消费者市场的关注度下降。
我身边之前的不少主力机为小米手机的用户在换机时,都没有选择小米的新款手机作为替代。
如果说这只是小范围的情况,那么百度指数在很大程度上能代表一个产品在中国普通消费者中的火热程度。

“小米手机”这一关键词的百度指数,在这一年来的走势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进入 2016 年的情况则更甚,只有小米手机 5 的发布是一波大高潮,其余时刻则难掀风浪。这与过去几年小米在互联网上的巨大声量截然相反。
从资本层面而言,小米现在还值不值 450 亿美元的质疑也时有出现。一众媒体用了“断崖式跌落”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小米手机的失落。
小米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肯定是多元的,从产品到产业链,乃至资本层面都有关系。
单从产品层面而言,小米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性价比”和线上发售优势,从去年开始遇到了更狠的对手,那就是乐视。乐视在电视上已经采用了“硬件免费、内容收费”的模式,在电视领域掀起了一阵浪花。而乐视手机虽然没有完全实现这个模式,但仅从价格看,已让小米压力山大。

(来自)
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小米一直宣传的“性价比”可以简单粗暴地归结为“安兔兔跑分除以价格”。
从这个概念出发,按照安兔兔最新发布的性价比指南,500-999 元组,性价比最高的是 360 N4;1000-1499 元组,性价比最高的是乐视乐 2;1500-1999 元组,性价比最高的是小米手机 5 标准版;2000-2999 元组,性价比最高的是乐视乐 Max 2;3000 元以上组,性价比最高的是 iPhone SE。
以往低端红米、中端小米、中高端小米 Note 屠榜的情况一去不返了。
硬件上性价比不再突出的小米手机,自然难以再吸引追求极致的发烧友;而 MIUI 7 中随处可见的广告则伤到了大批已购买小米手机的消费者的心。
IDC 的数据还显示中国手机市场在趋近饱和的同时,中国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从 2013 年的 207 美元上涨到了 257 美元。
消费升级的趋势很明显,各个主要国产手机厂家也在不断地尝试高端化进程,有的甚至可以说很成功。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