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密 OPPO:只谈「本分」不谈「互联网思维」,仅

2016-08-12 03:37:57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网络整理

端午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从北京西站出站后的地铁 9 号线上,三个女孩子在我的座位旁聊天。她们看着像是刚刚放假到北京游玩的学生,当她们聊起其中一个女孩刚买的新手机,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

「唉,我现在也不知道买什么手机了」,那个女孩假装一声叹息,摆弄了一下手中的新手机,接着说,「最后还是买了 R9,都说挺好的。」她的语气中有些掩藏不住的喜悦,眼神里对手机的爱惜也表露无遗。

后面的对话让我意外,她们开始讨论 OPPO 一些在售机型的价格,比如 1600 万像素前置摄像头的 R9 Plus 有点贵,要卖 3299,又比如 R7 Plus 现在「只要」2499,似乎也值得考虑。我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因为 OPPO 显然是她们关于手机唯一的话题。

这样的情景和对话正越来越多,每一个都会让知乎上的懂机帝们愤慨。知乎上关于 OPPO 的问题下面大多是「低配高价」四个字的无限循环,光是 R9 上用着和 799 的魅蓝一样的联发科 P10 处理器这一件事就足够让人们反复讨论信息对称的必要性了。当然了,如果你告诉一个程序员纯靠软件算法实现的美颜也可以成为溢价和购买的理由,他们一准急得跳脚。

OPPO 离一些人很远,他们或是用着苹果三星,或是用着红米魅蓝。OPPO 又离我们很近,各大卫视最高人气的真人秀节目它植入了大半。OPPO 还和几亿人朝夕相处,三四五线城市的每条街上都有不止一家 OPPO 的专卖店。

今年 OPPO 的出货量很可能会超过 7000 万台,这和小米巅峰时期的出货量平齐,这也意味着很快它就会和曾经的小米一样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了。当我们都以为人口红利结束的时候,OPPO 却在一个我们视线外的地方疯狂增长。

在一件事上花光所有时间

要「解密」 OPPO 正在做的事,其实不难。

其实大多数东西是可见的,比如国产机里领先的工艺和做工,向 iPhone 靠拢的软硬件外观;又比如几个关键功能的核心优势,像是 VOOC 闪充,R9 上史上最快的指纹识别,还有已经迭代到 4.0 的美颜自拍;再有就是「刷屏」的地面广告、真人秀植入和总数是肯德基麦当劳加起来几十倍的线下门店。

看完上面的每一点,很多人一定还是无法把它们和 OPPO 销量的激增直接关联。因为字面的解读总会习惯性的朝已知的方式对应,大家都有的东西和人们早已听腻的东西是很难让人相信有核心优势的。但其实 OPPO 的做法很不常规,每件事的专注集中程度都是手机行业没有过的。

比如最常规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我们买到的红米、魅蓝和畅玩其实并不是出自小米、魅族和荣耀之手,它们都是方案公司的产品。这个月 13 号手机厂商们扎堆开发布会,但其实这一天发布的 6 款手机里一半出自上海与德。

一份来自 IHS Technology 的研究报告里统计了各大中国手机厂商 2015 年自主研发和 ODM 产品的比例,其中华为自研产品的比例是百分之五十多一点,魅族和小米都不到百分之四十。统计结果里 OPPO 和 vivo 这两个厂商是最特别的,因为他们的自研比例是百分之百,完全没有委外设计出货。

选择对产品研发亲力亲为意味着比他厂商更高的研发投入,但也能带来体验和品控上更好的保证。OPPO 的品控是和华为、vivo 并列在第一梯队的,这一点在中低端的千元产品上尤为明显。

OPPO 在代表手机绝对性能的 SoC 芯片选择上十分保守,互联网手机用户口中「低配高价」的说法由此而来。但让大家奇怪的是,这一点在普通用户手中不仅感觉不到,反而比很多用了骁龙旗舰芯片的手机更流畅。这个道理和苹果几百人的相机团队专注 800 万像素摄像头其实差不多,就是榨干硬件的全部性能。

R9 上的联发科 P10 是颠覆了很多人印象的,流畅无比的同时居然在部分大型游戏里的表现也不露怯。这样的事情在 OPPO 和 vivo 身上很常见,他们在联发科 6753、6750 这些处理器上极其专注地优化,最终让用了这些芯片的手机全都流畅得很明显。

当 OPPO 保守的芯片选型策略遇到今年几乎要翻番的出货量时,他们不得不做了一件有点夸张的事情,那就是包下了联发科部分芯片整个月的出货。这使得一些其它国产厂商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产品规划,可能以前大家还觉得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骁龙 820  身上吧。

OPPO 的这种专注有的时候看上去甚至有些偏执,和这个行业的热火朝天有些格格不入。比如 R9 上那个我们用过最快的指纹识别,如果放在别的国产厂商身上,早就想尽办法绕过广告法成天吹嘘了,他们甚至会再凑 九个然后变成「十项某某」。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