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泽香菜开通微博一天涨粉30万,声优偶像化在国内行得通吗
2019-03-29 14:30:40 来源:刺猬公社公众号 作者:于海丽
伴随着日本动漫行业几十年的发展,声优这份赋予动漫角色灵魂的职业,也慢慢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和期待,声优偶像化已经变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日本,声优偶像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有了苗头,最早是出现了声优杂志,业内人气较高的声优会登上杂志封面,当影响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些声优就会“演而优则唱”,发布自己的专辑。早在 1997 年,声优椎名碧流就在日本武道馆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演唱会。
发展到今天,很多声优都具备多重身份,既是声优,也是歌手、演员,除了基本的业务能力,市场对于声优的舞台表演能力、声乐歌唱能力甚至表情管理和粉丝营销也有了更多的需求。
例如男声优中,铃木达央是乐队主唱,宫野真守发布了六张个人专辑,同时也在一些影视剧中担任角色。女声优有坂本真绫、水树奈奈、南条爱乃等,其中水树奈奈 2009 年发行的专辑获得ORICON 公信榜周冠并且首次销量突破 10 万,同年成为第一个参加NHK红白歌合战(相当于国内央视春晚)的声优。
在一些资历较老的前辈眼中,这是“不务正业”,参与过《美少女战士》《新世纪福音战士》《少女革命》等经典动画的声优三石琴乃曾表示,不能理解为什么声优要直接负责宣传作品。不希望新人声优因为忙于出演活动和广播疏于学习,最终被用过就丢。
在很多人看来,声优偶像化会导致声优低龄化,新人没有足够的时间磨练自己,在一档日本综艺节目中,一位业内人士称以前的作品通常是老人带着新人工作,但最近会出现都是新人的情况,互相之间缺乏切磋指导。
这其实就涉及到哪边才是主业的问题,一个人究竟是可以配音的偶像,还是能做偶像的声优,其实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普通艺人会分实力派和偶像派,声优也是如此。
对于一个职业声优来说,发写真、出CD、开演唱会,可以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像上文提到的花泽香菜、宫野真守、水树奈奈等人,在声优的本职工作上都有很优秀的成绩,尝试其他领域,属于拓展个人发展边界的正常路径。
同时,还有一些声优偶像的偶像属性要高于声优,也是近两年比较普遍的趋势。比如人气非常高的《Lovelive!》和《歌之王子殿下》,对于这类偶像动画来说,声优的业务能力不再是主要的考察指标,更多的是需要给观众提供一个能够投射自己对角色喜爱的三次元形象。
这种方式更像为了宣传作品而使用的营销手段,毕竟比起单纯地售卖动画相关的周边,真人出镜所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2016 年,《Lovelive!》除了专辑大卖,声优阵容还登上了 2016 年的红白歌会。
声优偶像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的动漫产业极其成熟,声优其实是一份门槛非常高的工作,有日本媒体统计,全国有意愿成为声优的人大概有 30 万,但实际上最终合格的从业者只有 1 万左右,而头部的可能只有几百。
- 热点聚合: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