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苹果期货究竟因何“走红”或与理解规则不透彻有关

2018-05-22 19:04:40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冬梅

  近日,苹果成为期货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品种之一。苹果期货为何“走红”?期货日报记者采访相关行业人士后发现,这与市场对规则制度理解的不透彻有着较大的关系。

  熟悉规则制度 避免交易误区

  在熟知苹果产业的中财期货研究员方红江看来,苹果期货价格大幅波动,与投资者对苹果期货的交割标准的理解有误区有很大关系。首先,在去年收储的苹果中,符合期货交割标准的苹果在现货市场上大量存在,75mm以上符合交割标准的苹果能够达到50%以上。但是传统苹果贸易中往往将一、二级苹果混合储存,而一些交易者并不熟悉苹果产业,主观地认为分拣交割品有很高的成本。

  其次,造成苹果现货市场价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质量容许度的大小。质量容许度就是不合格果的占比,期货交割标准要求质量容许度不超过5%,而现货市场中质量容许度的差异巨大,从符合标准到70%都有,质量容许度越高,现货价格越低。

  此外,期货市场的交割买卖环节非常规范,期货价格包括了在交割环节中卖方向买方开具10%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在传统贸易中,这个价格因素往往被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期货主要是针对交割品的远期定价,不能完全把期货价格等同于现货价格。现货价格之间取决于供给、需求、库存等基本面因素相互作用的逻辑,而期货价格从微观来看,还要计算仓单生成成本。

  “这些并不能说明苹果交割品的标准高,反而苹果的交割品更能引导苹果标准化的推广。”一位行业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对于不了解市场、不熟悉规则的交易者来说,要切忌盲目跟风。“至于一些媒体将苹果期货的交易额和证券市场相比,更是对期货的认知不成熟。理性的市场交易行为是建立在对基本面的研究和规则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这一点对于那些刚刚进入期货市场的交易者应该特别注意。”

  树立产业分级概念  促进果品优质优价

  期货日报记者发现,近期苹果期货的上涨大多是受陕西、甘肃、山西等主要苹果产区面临减产影响,保守预估全国总产量减产约30%以上,这也从一定程度提振了期货投资者的投资情绪。

  “今年的冻灾和往年不一样,今年的是冻害,对苹果产量的影响已成事实。具体苹果减产会到什么程度,还要看后期套袋情况,6月份套袋结束后减产程度就能预估出来。” 华圣企业(集团)果业公司副总经理彭小强说。

  彭小强介绍,交割苹果的标准是国标一级,是2008年制定的,经过多年发展,现在这个标准并不高,属于中等偏上。现货市场中,符合标准的苹果大量存在。“达到交割标准的不是金苹果,未脱离实际,反而可以引导产业学会分级,不断提高质量。”

  据了解,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认定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业产品出口示范企业、陕西省苹果产业化重点企业。苹果期货的上市,该企业也是首批受益者。

  “期货标准对现货的引领,带来了苹果分级的理念。就交割标准来说,苹果自身的质量大多是符合交割标准的,但原来没有分级的意识。”彭小强表示,苹果期货对企业稳健经营有很大帮助。“就华圣果业公司来说,原来做出口及高端市场,每年只做2万多吨,本身是不缺销路的,今年在期货上尝试做了一些,并注册了300吨仓单,心里有了谱。很快公司就会把规模扩大,增加经营符合交割标准的苹果。苹果期货对果农种植结构调整过几年就会显现其作用,目前上市时间还短,不会这么快出效果。”

  河南三门峡地区的一位果农告诉记者,苹果期货上市以后,周边果农对苹果的等级有了很清晰的认知,不再是之前的“约摸着”分类。果农有这种意识之后,有助于引导产业主体加强种植管理、注重质量、品质,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加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另外,种植户也能得到更高收益。

  “苹果期货的上市对苹果产业的发展影响将是深远的。比如,苹果质量标准的推广,引导市场优质优价等。”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磊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果品行业立志于做品牌的企业,对苹果的分级比交割品的标准还要高。

  发挥价格信号作用  “保险+期货”将使果农受益

  对于市场传言的果农库存积压问题,期货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所谓库存果大多都是质量较差卖不上价格的低端果和残次果,往往用于水果制品的深加工,这在现货市场并不少见。“滞销的是品级不高的低端果,分级达到国标的苹果是不愁没销路的,这和苹果期货1805合约价格也是相符的,没有明显背离。” 陈磊说。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