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会量产的vivo APEX概念机,其实是场「直男肌肉秀」
2018-03-20 19:26:4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秋军

没想到在过年后的第一场发布会,就让我「失望」的很,这是因为vivo APEX这款概念机并不会量产。是的,我所说的这台机型,正是在MWC 2018期间亮相,刷新了所有人对vivo的认知,也刷爆了数码爱好者社交网络的机型。可是又让我为之兴奋的,是vivo APEX这款机型所搭载的部分技术,将会在2018年年中陆续应用在vivo的机型中。
所以我们无需关注vivo APEX这款机型的造型设计美不美,骁龙845移动平台的性能以后多强大,总算换用的USB-C接口更为方便等细节。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屏占比,vivo在这款机型上所应用的黑科技:升降式摄像头、全屏幕发声技术、隐藏式感应元件、半屏指纹识别……
屏幕以外,「表面功夫」
「全面屏」早已不是个陌生词汇或新奇概念,可是追求更高的屏占比,乃至于实现正面只有屏幕,依然是终极目标。要说实现这个目标,其实并不难,将占据空间的前置摄像头、听筒、距离感应器等零部件,一个接一个砍掉即可。可是这样的「手机」绝对称不上是手机,更不用说使用体验。
所以vivo想法和做法很简单,那就是将这些零部件「藏」起来,「藏」在屏幕里。

作为直男,我曾认为前置摄像头并非是必需品,反正我们不自拍。可去掉前置摄像头不仅美少女们不愿意,更影响到视频聊天以及面部识别等使用场景,所以「保留」是必然的。可提升屏占比的同时,必然压缩乃至消灭额头与下巴的空间。这就形成了一个驳论,那就是去掉前置摄像头能够提升屏占比,可又必须保留前置摄像头。
手机厂商们目前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刘海屏」。vivo则给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升降式摄像头技术。vivo APEX的前置摄像头位于机身中框,集成马达驱动以自动升降,从而为屏幕腾出空间,大大提升屏占比。
在ZAEKE知客看来,由于前置摄像头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与使用频率较少与较低,如此设计并不会给使用习惯带来挑战。在自拍、视频聊天等需要用到前置摄像头时,其将会在0.8秒的时间内完成抬升。这个时间看起来挺长的,实际与我手头的机型在「开启自拍-自拍取景」的时间几乎一致,并不需要等待。倒是要习惯下,别一直把注意力放在突然冒出来的摄像头上……
可如此设计实在是过于「硬核」了些。内置马达在实现自动抬起/降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机械结构,并且需要在机身中框开缝。这就使得其天然存在损坏的风险,不利于机身密封性等负面影响,更是存在用户教育的成本问题。所以这项黑科技在我们看来,短期内并不可能应用在vivo的零售机型上。
相比之下,vivo APEX用于听筒、距离感应器以及光线感应器等元器件的技术,更具备可操作性。

除了前置摄像头外,「额头」还有听筒、距离感应器以及光线感应器等元器件。这些元器件虽不起眼,可都是日常使用所必备的,更是提升屏占比时的拦路虎。vivo APEX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隐藏式感应元件技术与全屏幕发声技术。
顾名思义,隐藏式感应元件技术就是将距离感感应器与光线感应器给「隐藏」起来。根据vivo的官方说法,前者是藏在屏幕下方,后者则是采用隐藏式设计,并没有透露具体的技术原理。要说效果,这项技术确实使得vivo APEX没有常规的额头,也找不到传统设计的小黑点或是传感器。
不看广告看疗效,我们就不去探究这项技术与小米MIX所采用的超声波测距,或者是Apple Watch的太阳能电池环境光源感应器是否相同,互相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ZAEKE知客在现场打了通电话,无论是在靠近屏幕或者是拿开手机时,vivo APEX都能够迅速地检测到,并且自动开启或关闭屏幕,与常规机型的使用体验并无二样。在短暂的体验中,其屏幕亮度的自动调节也说得上靠谱。所以我们认为,这项技术有很大可能应用在vivo的后续机型上。

再来说全屏幕发声技术。同样是根据vivo的官方说法,当通话信号产生时,通过微振动单元驱动屏幕发声,由激励器、中框、玻璃、屏幕逐级传递,屏幕震动幅度小,但推动的空气面积大。说白了,就是整个屏幕都在「振动」,也都是「听筒」。要说这项技术其实并不新奇,与索尼BRAVIA A1 OLED电视所应用的屏幕发声技术可谓是异曲同工。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