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理人专栏

陈春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先后出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山东六和集团总裁。
广告
这些年来,外界对华为有很多说法。各类管理公众号几乎天天都刊发关于华为的文章,针对华为的各类评论和书籍也四处可见。但是,我觉得,大家眼中的华为和真实的华为可能还是有差距的。
那么,华为最本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1995 年,从参与华为的考核咨询项目开始,到后来参与《华为基本法》的制定,到现在,我担任华为的高级顾问已经有 22 年的时间了。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华为,以及它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
现在,所有的企业都在学华为。但是我认为,华为学不了。华为如今有着那么庞大的体量,那么卓越的成绩和那么显著的地位,这是学不了的。但是有一点可以学,那就是华为的过去,因为华为也是从小企业走过来的。
但是,即便是面对华为的过去,人们也更热衷于学「术」,却忽略了学「道」。
那么,对华为而言,「术」是什么?「道」又是什么呢?术就是华为使用了哪些办法,包括在人力资源方面、战略以及文化方面有哪些招术?「道」就是华为所坚守的原则,现在我们把它叫做核心价值观、文化或者管理哲学。我认为,学「术」容易,学「道」难,所以我着重回答什么是华为之「道」。
要想搞清楚华为的「道」,就必须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华为为什么能有今天的成就?它的过去是怎么样的?它做对了什么?在做的过程中,华为做了哪些思考?
首先,我们看华为是怎么走过来的。历史决定了现在,但它能不能决定未来?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难以有定论。因为现在的历史已经不是线性发展的关系了,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混沌,黑天鹅事件满天飞,并且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特征。但现在是由历史决定的,所以,华为走过的路就直接关系到现在的成就。我希望通过对华为发展历程的简单梳理,为大家呈现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
1居民楼走出的世界级企业

➣1.居民楼走出的世界级企业:华为的龙兴之地,是深圳南山区蛇口附近的一个居民楼。1987 年,华为就诞生在一栋极其普通的居民楼里,并在这里经过了第一个发展阶段。
➣2.租来的商住两用房:在第二个阶段,华为搬到了深意工业大厦。在这里租了两层办公室,除了办公,还兼具食堂、宿舍的功能。有一段时间,任正非跟员工一样,都睡在这里。
➣3.自建写字楼:1996 年,华为终于在深圳大学附近的信息路 1 号建起了自己的七层写字楼,这是第三个阶段。这栋楼并不大,但却经历了数次抵押。在 96 年以后,每当华为发生资金短缺,就将它抵押出去。直到 2000 年,才开始从这种狼狈的状态里解脱出来。
从民居楼,到租赁写字楼,再到自己盖楼,前后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这显然是一条缓慢的发展之路,并且充满了苦难,但苦难也造就了华为。如今,一些富二代、星二代和官二代之所以难有成就,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缺少苦难的历练。苦难不仅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组织来说也同样如此。
苦难的土壤才会有伟大种子的萌芽。华为诞生之时,一无资源、二无优势,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它像绝大部分草根企业一样,是苦水里泡大的。华为也应该感谢这种不寻常的经历,假如华为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企业,没有经历苦难的历程,那么它还会不会得到今天这样的成长,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4.新的总部园区:2001 年,华为总部选址在深圳坂田地区的坂雪岗大道上。坂雪岗是坂田、雪象、岗头三个村名字的集合,过去曾经是荒山野岭。参加新总部大楼开工典礼的时候,我看到工地四周完全被坟包、农田、荒草所包围,可以说非常偏僻。如今,当华为总部大楼拔地而起,全部配套功能、绿化美化建设完成以后,人们惊叹于一个世界级企业的雄厚实力。但是,没有前十几年的艰难曲折,企业恐怕只能在幻想中建设自己的空中楼阁而已。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