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MicroLED电视的发展来说,唯一的好消息是,三星在今年年初展示了尺寸高达146英寸的MicroLED显示技术模块化概念电视 The Wall,并计划于8月推向市场。

只是对于这样一款超大规格的产品,有业内人士就认为,三星的难言之隐在于,其所掌握的MicroLED显示技术暂时还无法在市面上常见电视的屏幕尺寸下,做到足够容纳4K分辨率的像素密度。
当然,更为关键的一点还聚焦在,相比OLED电视,MicroLED电视当前过高的成本会使其拥有一个不切实际的市场售价。
反正并不打算现在大面积向用户端普及,干脆就做了一个绝大多数消费者不用看价格,就知道买不起的产品,可能正是三星推出146英寸MicroLED电视的潜台词。
从液晶到MicroLED距离太远 三星电视正被OLED阵营夹击
毫无疑问,三星对OLED电视的判断进而放弃的决定,在技术层面上讲没有任何问题,但创新技术能否落实到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最主要是由用户和市场的选择所决定的,从这一点看,我们又不得不对三星的选择是否正确表示怀疑。
根据行业机构HIS的数据显示,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发展, OLED电视销售额已从2015年的仅占全球电视市场的1.1%,跃升至2017年的4.5%,增长4倍。

与此同时,包括索尼、LG、创维、康佳、长虹、飞利浦在内的众多海内外主流电视机企业相继投靠OLED电视阵营,与之对应的,三星当前大力推广的量子点技术,只剩下与国内电视企业TCL构成两家抱团取暖的态势。
OLED电视阵营的不断壮大,无疑加速了OLED面板上游产能、良品率等问题的改善情况,加上LG试图利用特殊算法来防止残像发生,使如今OLED电视展现出的普及之势前所未有,随之而来的,三星则进一步面临被手握OLED产品的竞争对手围剿的局面。
来自韩国Hi证券的分析就表示,三星显示显示面板业务在2500美元以上的高端电视市场中,已被LG Display的OLED产品完全压制,市场占有率下降到10%。
而在索尼决定 2017年重返OLED电视后,旗下售价3000美元以上的高端OLED电视市占率一年时间,便从0飙升至44%,如此巨大的市场红利,可能也是直接或间接导致全球电视市场销量老大三星,急忙拿出比OLED都要远不够成熟的MicroLED产品,为高端产品线打气的一个原因。
还值得注意的是,尤其是对于大多数OLED电视阵营中的厂商成员来说,眼前"液晶+OLED"多技术产品线的混合打法,更能很好的同时顾及不同段位的市场。
以三星电视的老对手索尼为例,在凭借采用液晶面板的X8000、X9000等系列产品,在万元和万元以下电视市场树立标杆之后,OLED产品成功的成为了旗下BRAVIA电视冲击高端市场的推动力,相比之下,现如今说来说去只有"液晶改良"QLED电视的三星,就缺乏了着眼多层级市场的灵活性。

能明显感觉到的是,从液晶抑或是量子点电视到MicroLED电视过度的过程中,今天的三星在电视领域,正经历着空有市场领导者身份,却在具备现实普及价值和产业先导意义核心技术上"断档"的煎熬与考验。
OLED电视浪潮来袭,不断加快"后液晶时代"到来,这期间,三星QLED电视对液晶的"续命"谈不上成功,MicroLED电视又还在尚难以触及的远方,眼看着OLED似乎就是这个两难境地中合理且唯一的答案,可三星甘愿冒着"好马"会变"死马"的风险,誓死不吃"回头草"。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