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式的“傲慢与偏见”:从对科技股的谨慎投资到重仓持有
2018-02-27 16:50: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丽
原标题:巴菲特式的“傲慢与偏见”:从对科技股的谨慎投资到重仓持有苹果
不投资那些自己不了解的行业。
这是“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直以来奉为圭臬的一条投资原则。因此即使身为全球最知名的投资人,在过去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对巴菲特来说相对陌生的科技企业,从来没有被他当做是重要的投资标的。
然而在刚刚公布的 2018 年《巴菲特致股东信》中,我们惊讶地发现,苹果已经以 282.13 亿美元的持股总额,成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所持股的第二大仓位,仅次于美国运通。

说着对科技行业不太感冒的巴菲特,一旦涉及到生意,看来还是口嫌体正直啊。
巴菲特为什么对科技股保持谨慎?除了苹果之外,巴菲特所持股的科技公司实际上还包括 IBM、域名注册商 Verisign 以及卫星广播供应商 Sirius XM。不过与他在保险、地产、金融、快消等领域所建立的重仓相比,在科技行业的着墨实在是有些微不足道了。
巴菲特曾经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时就表示,自己对科技投资不太擅长。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科技互联网行业出现了怎样的蓬勃景象,他都对此保持相当谨慎的态度。

(图片来自:Barron’s)
在巴菲特的投资准则中,决定一家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它能不能建立起一座比较宽广的“护城河”。它意味着公司在技术及商业模式方面拥有领先优势,可以长期创造利润、保持持续增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
然而对于科技公司而言,这样的“护城河”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更加难以建立。这是一个面临着空前激烈竞争的市场,技术的更新换代无论何时都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进行着,那种传统的“行业霸主”地位将更难取得。
除此之外,巴菲特还认为,投资需要在早期阶段便慧眼识珠,但很早便识出哪个科技公司最具有发展潜力、并以比较合理的价格买入,是一件哪怕身为“股神”都很难做到的事。对 IBM 的投资便是一个例子。
IBM 是巴菲特进军科技界的第一笔投资。早在 2011 年,,当时每股 170 美元、共 6390 万股的投入,可以说是斥巨资买入了。

(图片来自:金融时报)
后来随着几次增持,IBM 逐渐成为巴菲特在“破戒”后的最重大投资之一。
尽管有着尽量避免投资科技公司——这一自己不太了解的行业的原则,IBM 却几乎满足了巴菲特对于值得长期持有的公司的所有期待。他曾对《华尔街日报》:
它(IBM)符合我的所有投资准则。
就像 Google 凭借数据量和规模在搜索引擎界建立起的霸主地位一样,IBM 原来在软硬件领域的优势,也让巴菲特觉得信心十足。除此之外,IBM 还拥有比较稳健的现金流和强大的财务管理能力,这也是巴菲特所看重的。
一位巴菲特身边的朋友曾,“也许他认为 IBM 是一家很难被取代的公司,就像可口可乐在快消世界中无法被取代一样。”
然而 IBM 并没有如巴菲特所希望的那样稳步发展。在以云计算等为主的新兴技术逐渐席卷 IT 行业之后,没能及时完成转型的 IBM 业绩也开始受到影响。,IBM 近年来曾经出现了连续 23 个季度的营收下滑。

(图片来自:Business Insider)
正因为如此,对 IBM 的投资也成为巴菲特近年来一笔不太划算的买卖。根据 Business Insider 的,截至去年 5 月,巴菲特已经因为 IBM 损失了差不多 8 亿美元。
近几年,巴菲特开始大幅减持 IBM,截至今年 2 月,他几乎卖出了差不多 94% 的 IBM 股票,接近完全退出。虽然巴菲特曾经表示买入 IBM 是一项长期投资,但现在实际行动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这边是看走眼,另一边却是完美错过。在 2017 年 2 月的一次电视访谈中,巴菲特承认,没有早点买入亚马逊是一个遗憾。
很显然,我早就应该买了,因为我很早以前就很看好他们。但是我一直没有意识到这种模式的威力,而且它当时的价格似乎一直高于预期。

(图片来自:美联社)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