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Opencv计算图像相似度过程解析
2020-06-25 08:08:33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易采站长站整理
(二):三通道图,每个像素点都有3个值表示 ,所以就是3通道。也有4通道的图。例如RGB图片即为三通道图片,RGB色彩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的,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总之,每一个点由三个值表示。
直方图判断相似度,如上图,就算重合度即可
1.3 图像指纹和汉明距离
图像指纹:
和人的指纹一样,是身份的象征,而图像指纹简单点来讲,就是将图像按照一定的哈希算法,经过运算后得出的一组二进制数字。
汉明距离:
假如一组二进制数据为101,另外一组为111,那么显然把第一组的第二位数据0改成1就可以变成第二组数据111,所以两组数据的汉明距离就为1
简单点说,汉明距离就是一组二进制数据变成另一组数据所需的步骤数,显然,这个数值可以衡量两张图片的差异,汉明距离越小,则代表相似度越高。汉明距离为0,即代表两张图片完全一样。
1.3.1 平均哈希
此算法是基于比较灰度图每个像素与平均值来实现的
一般步骤:
缩放图片,一般大小为8*8,64个像素值。
转化为灰度图
计算平均值:计算进行灰度处理后图片的所有像素点的平均值,直接用numpy中的mean()计算即可。
比较像素灰度值:遍历灰度图片每一个像素,如果大于平均值记录为1,否则为0.
得到信息指纹:组合64个bit位,顺序随意保持一致性。
最后比对两张图片的指纹,获得汉明距离即可。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img1 = cv2.imread("/absPath.png")
img2 = cv2.imread("./x.png")
#调整到8*8
img1 = cv2.resize(img1,(8,8))
img2 = cv2.resize(img2,(8,8))
#转化为灰度图
gray1 = cv2.cvtColor(img1,cv2.COLOR_BGR2GRAY)
gray2 = cv2.cvtColor(img2,cv2.COLOR_BGR2GRAY)
#获取哈希
hash1 = getHash(gray1)
hash2 = getHash(gray2)
ret = Hamming_distance(hash1,hash2)
# 输入灰度图,返回hash
def getHash(image):
avreage = np.mean(image) #计算像素平均值
hash = [] for i in range(image.shape[0]):
for j in range(image.shape[1]):
if image[i, j] > avreage:
hash.append(1)
else:
hash.append(0)
return hash
# 计算汉明距离
def Hamming_distance(hash1, hash2):
num = 0
for index in range(len(hash1)):
if hash1[index] != hash2[index]:
num += 1
return num
1.3.2 感知哈希及d哈希
感知哈希算法(pHash)
平均哈希算法过于严格,不够精确,更适合搜索缩略图,为了获得更精确的结果可以选择感知哈希算法,它采用的是DCT(离散余弦变换)来降低频率的方法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