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围墙里的“大生意”,重运营的社区零售如何降低人力成本?

2019-01-08 12:05:02 来源:曾响铃 作者:王旭

在与一心生活负责人的交流访谈中,对方明确表示了对自己“固定用工加周边运力调剂”能力的信心,这大概与其深耕多年家政行业有关。一心生活为每一个店面设计了十分复杂、具体到个人、每半个小时的工作安排,在薪资预期上进行了统筹。

负责人云涛称这种能力为“软性壁垒”,这里不置可否,但一心生活客观上必须积极应对这种挑战,这关乎其商业模式能否真的落地。

另一个挑战是社区零售多样化带来的隐私问题。

社区零售在打包环节很难隐藏用户呼叫的商品,这意味着分拣员、配送员都能知道用户购买了什么产品。忽略配送导致的安全问题,在一些情形下,这有隐私之虞。

例如,盒马鲜生的成人用品、女士用品等,或多或少存在着被地址、姓名、电话号码等“强私人信息”关联的“尴尬”。虽然紧急需求可以冲淡用户对这种隐私保护的关注,但问题毕竟存在。

而对一心生活这种平台而言隐私问题或也同样存在。长期驻扎小区配送的阿姨们对某些老熟客的家庭吃穿用度可能了若指掌。虽然没啥“大秘密”,但现代人对隐私保护的需求在快速提升,被家庭之外的人洞悉了偏好,有一部分人并不会坦然接受。

这一切都基于社区零售的配送货品是可见的,不像电商快递能全黑盒打包同时还有诸如“保护隐私面单”那样的解决方式。

此外,一心生活这种创业公司还会面临B端小商户合作与C端市场开拓同步进行的经营压力。与B端的合作,可以有集中采购或零散的物料救急等方式,服务C端,则主要基于大数据用户洞察。B端是一心生活的相对优势之一,也是它与其他社区零售平台相比的额外经营要求。

总而言之,社区零售在配送这件事上一切都在起变化,但要想走得更远,还有不少困难要克服。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