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围墙里的“大生意”,重运营的社区零售如何降低人力成本?

2019-01-08 12:05:02 来源:曾响铃 作者:王旭

文|曾响铃

来源|科技向令说

富士康被爆计划裁员34万的消息,再次把“人力成本”这个词推上了风口浪尖。

某种程度上,与富士康相比,社区零售有种同样量级的人力需求,面临同样的成本压力。只不过一方面他们被分散到一个个“配送半径”里,另一方面其配送对人力的需求是刚性的,显然无法像富士康那样大规模“裁员”。

在新零售不断推进、社区零售形态狂奔突袭后,精细化运营落地到配送层面,如何进一步提升成本效率是摆在玩家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Pexels5

配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配送的人力成本高企,三种应对方式各显神通

根据市场统计数据,2017年配送成本成为外卖业务最主要的支出,占收入比重高达87%。快递也好不到哪去,2017年-2018年,中通、韵达、圆通、申通密集进行了多轮调价,主要理由之一便是人力成本上升。

配送成本上涨,除了劳动力价格,还与快递、外卖等多个领域争抢有关。2017年外卖的火热让配送员从快递流出,年底快递上调价格,2018年年初外卖行业又上调了配送费,到年末快递又来一轮调价。

水涨船高,快速崛起的社区零售有点“躺着中枪”的意味,一上来就面临配送成本持续高企的问题,玩家们的在应对上也各出奇招。

1、硬提价,覆盖配送成本

盒马鲜生30分钟极速达以及24小时服务的配送体系代价同样是高昂的,按官方数据,其履约成本为12元/单。

这个数据是可信的,公开招聘网站显示其正式员工每单8元提成,加上店仓一体,庞大的分拣后区租金、设备、人员、包装成本也要分摊成本。同时,这个数据也是很高的,当前大多数第三方配送成本往往只需要5-6元/单。

不过,盒马也没吃亏,官方早已宣布自己单店盈利。这些高企的人力成本,事实上被盒马鲜生摊进了产品价格。有盒马用户就称,500g薄荷叶盒马卖9.8元,而另外一个社区零售平台才卖2.9元;500g的黄瓜卖10+元,其他平台才卖3元。

高额的溢价固然是盒马一系列品牌运营的结果,不过很明显那些人力成本也被用户一并在溢价里承担了。

2、AI化,机器人配送

做外卖的美团自从可以实现“啥都送”后,也加入了社区零售的大军。

美团在如何提升配送效率上颇有心得,2017年骑手的日均配送量大约是16~18单,现在优化后已达20~25单,每单承担的配送固定成本(如底薪)大大降低。

但是,优化始终是有上限的,骑手面临的路况、天气、时速这些硬性的指标影响着配送成本的进一步下降。这时候,美团干脆把目光转向无人配送,2018年7月在北京发布自研无人配送车,不久前,其与深兰科技共同研发的小蚂哥物流机器人日配送曾超过了1000单。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