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现象背后:用户用脚投票真的只是因为宋仲基
2016-08-16 04:03:01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网络整理
vivo 在渠道上布局投入多年,花费巨帑才在各级市场形成了壁垒,然后从去年到今年开始收割。其实,硬件研发和技术储备上的投入也是一样的。冯磊觉得,vivo 只有第一个做了 Xplay 5,才有可能第一个做出国产曲屏手机的爆款。
「到 6 月底,三星 S7/edge 的全球出货量就要超过 2600 万台了」,冯磊把它看做是曲面屏手机的阶段性胜利。如果没有叫好但并不太叫座的 S6 edge 和 S6 edge+,也就不会有 S7 edge 的「几乎完美」了,如今做「自拍」也是一样的道理。
为什么砍掉 Xshot?在 X7 发布的同时,冯磊正式宣布了砍掉 Xshot 系列的消息。
Xshot 是国产手机在拍照上一次很有勇气的尝试,在 vivo 内部被称作「阿波罗计划」。其实到现在 Xshot 都是不少玩家很喜欢的产品,他们也一直呼唤着 Xshot 新品的回归。
但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Xshot 太过分明的棱角使得 vivo 只能放弃它。实验性的技术突破可以被「应用」,但本身不能被做成一个产品。vivo 在「阿波罗计划」上的技术储备会被用到后续的产品上,但 Xshot 是不会再有了。
很多人对 vivo 的印象就是「砸广告」,而且是铺天盖地地砸。但其实 vivo 在投放的过程中也一直在反思,因为以 vivo 现在这个量级,市场表现的波动会给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同时带来很大的影响。
对「性价比」时代的互联网厂商们来说,扩充产品线并不会造成营销上的副作用,因为「性价比」自然成为了最显然的符号。如果一年发布十款手机,每款都是「极致性价比」,那这个标签会比产品上任何的特点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但「性价比」时代渐渐远去,当消费者重新开始关注品质和品牌时,抛给他们太多分散的信息是不太明智的做法。
冯磊说:「当时三个线并行走的时候,我们的资源,包括发布的周期,包括推广的重点,包括对消费者心智持续的管理都碰到了很大的困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必须做减法。」
除了稍有些迟来的减法,去年的 vivo 在营销的「点」上也不够聚焦。消费者能够记住的功能点十分有限,你甚至只能让他们记住一句话,vivo 选择了「够快才畅快」。「快」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功能,它只是一种体验,而且是一个现在所有厂商都能做到的体验。硬件性能过剩,每一台手机都很流畅,vivo 在运行速度和指纹解锁速度上的「快」就被淹没了。
所以,宋仲基在广告里说出的不再是「快」,而是「1600 万柔光自拍」这个十分具体的功能。从 X7 首销的反应来看,女孩子们确实非常受用,vivo 算是用这样的方式在自拍界站住脚了。
vivo 的营销投入和销售预期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冯磊告诉我们:「董事会对于沈总(沈炜,vivo 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考察有三个指标:第一是每年投入在品牌建设上的资金投资占营业额的几个百分点;第二个就是每年投入在研发上的费用不能低于营业额的几个点;还有是我们的库存周转,这是跟现金流相关,它不能大于多少天。就是这三个指标,这里面没有任何一个是我们要做多大、做怎样的规模。」
在这些反思和坚持的背后,vivo 的「本分」在这个一直搅动变化着的手机市场里会显得更真实。
「本分」驱使着 vivo 在排进前三的时候依然满脑子「永续经营」,依然在反问产品到底是不是用户所需要的。曾经诺基亚觉得科技以换壳为本是可行的,后来它消失了。现在的苹果也引起了很多类似的担忧,保守创新加贴脸打法让它在中国市场一再受挫。
「本分」可能就是永远不要觉得自己随便造点什么都能卖出去吧。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