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ivo 现象背后:用户用脚投票真的只是因为宋仲基

2016-08-16 04:03:01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网络整理

关于手机拍照,国产厂商们其实想得很明白,后置摄像头即便赢了苹果也赢不了三星。但自拍才是时代主旋律,而前置摄像头上,苹果那样的亮屏补光在他们看来都只能算是很普通的方案。

vivo 曾经有过在摄像头上很激进的 Xshot,但那款手机主要砸钱的是后置摄像头。虽然 Xshot 在细分领域里的口碑极好,市场表现却平平。如何在寻求科技突破的同时让「大多数」喜欢,手机厂商们在这个问题上都战战兢兢。

其实,因为消费者导向而转变到自拍,听起来再正常不过,但冯磊却说「压力很大」。

把自拍做成一个功能点其实挺简单的,买一套大路货的美颜算法,用一个高像素的  CMOS,再加一些手势、语音控制,基本上就可以宣布自己是「自拍手机」了。但是这样的方式在今年似乎已经没有用了,消费需求升级成为事实,一切都开始「聚焦」。

说起 X7 上的自拍,冯磊会常常提到「和上游供应链的技术合作」、「原材料的合作创新」。你能很明显的感觉到,那些就是正在让 vivo 头疼的东西,虽然 vivo 今年的出货量注定「大涨」,虽然他们已经在国产品牌前三里了。

简单的功能堆砌变得毫无意义,手机厂商们从今年开始真正在争斗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洗牌之后,互联网品牌大多消散,剩下的大厂们拥有的供应链资源都很丰富,在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层面的比拼就真正开始了。华为 P9 的拉丝抛光背后其实是走在苹果前面的工艺尝试,OPPO 用 15 分钟充满一部手机其实对应着全行业唯一一家的电池供应商配合研发。

人无我有是最好的,人有我精也不错。而从去年开始,这不再是单一方面的要求,而是一个综合成绩的较量。光有 MIUI 不够,单靠强大的渠道也不够,只是产品上精致均衡还是不够。

这就是冯磊说 vivo 「压力山大」的原因,产品做到均衡变成了基本要求,核心功能点突破成了要活下去的必由之路。更可怕的是,vivo 面临的情形是转变去另一个技术和功能,它必须比别人都更用力很多。

所以,难的不是做出在自拍上做点什么的决定,而是决定了以后怎么办。冯磊说:「产品需要配合阶段性发布的节奏,需要满足产品迭代的周期。这不仅仅是对 vivo 来说的难题,它现在对整个行业都是新的挑战。」

最终,vivo 把 X7 上的自拍做成了「1600 万柔光自拍」。1600 万像素的摄像头,加上一颗前置 Moonlight 补光灯,还有宋仲基。对 vivo 来说似乎只有让 X7 的自拍在夜景暗光环境里确实比别人的拍出来更好看,这件事才算是真的做了。

为了对比,我们同时打开 X7 和一款千元机的前置柔光灯,差别是一眼可见的,一个照亮了面庞,一个照亮了前面板。

组合式创新下寻求单点突破,这一点上 vivo 在国产品牌里一直算很激进的。冲在前面的人风险最大,但有可能吃到肉,在后面观望的人相对安全,却只能跟着喝汤。在手机这个科技产品上似乎不存在后发优势,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一直决定着各家厂商的命运。

vivo 在国产机里第一个尝试了滑擦式指纹识别,第一个用上 2K 屏,第一个用上双曲面屏,对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们来说,每一次冲在前面都是炼狱般的体验。

「得失」变得很模糊,这一点在 Xplay 5 上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国产厂商里考虑做双曲面屏手机的其实不止 vivo 一家,但到现在为止只有 vivo 真的把它做出来了。

Xplay 5 机身内部的结构设计和硬件堆叠非常非常难,在 vivo 正式发布它之后半年也没见到第二个尝试的厂商。vivo 在过程中借助了不少三星的力量,最后才终于把双曲面屏和全金属机身做成了。

但是,像 Xplay 5 这样的机器到底该不该做直到现在都很难说清,因为它实在太占资源了。虽然冯磊说 vivo 是不后悔的,「Xplay 5 的出货量占 vivo 总销量的 8% 左右,这已经是超过 vivo 预期的一个数字了。」但对于如此煞费苦心做出来的产品,没成为爆款其实就是一种「失」,因为我们都能看到,营销上 Xplay 5 占据的资源远远不止 8%。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