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营销让中国区国产手机出货量第一

2016-08-14 09:13:03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网络整理

小米手机将自身定位于发烧友手机,其卖点是低价高能,专为特定人群设计。小米手机从形成设计概念和设计理念,遵循“极客”之道。这种定位是一个“伪”定位,前期小米靠发烧友带动,产品的研发采用了“发烧”用户参与的模式,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炒作和前期预热的噱头,但确实也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形式,通过这个宣传给用户潜意识中灌输小米的非凡特点,也是用户自身肯定为发烧友一员的高端感。 硬件配置是小米手机最为瞩目的地方,小米宣传文案中各种配置对比和测评数据都使用一些专业名称和测试方法,普通人群对此不甚了解但在其数字的渲染下都会直观感受到小米手机的性能强大,性能强大的概念已经植入消费者脑内。

精品战略


7.jpg


手机产品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一场对有限资源如何利用、分配的竞争。以往,以前诸多手机厂商都热衷于将有限的资源分布于全产品线终端上,意图以粗放式的机海战略实现对各价位、各目标消费群的全面覆盖,实现出货量的最大化。但从实际来说,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产品线的广布繁杂反而使得有限资源被极度分散,以前厂商推出的诸多产品并未获得资源的充分照顾,留下了较差的口碑印象,可以说他们在消耗资源的同时,也在败坏品牌形象,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而在遭遇上述挫折、教训之后,融合、精简产品线,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运用在少数的产品线上,集中力量,最大程度的利用有限资源集约化发展,打造精品产品成为了各大国产手机厂商的共同选择。

诸如华为自此前就砍掉了大部分的低端机型,而后以Mate系列和P系列作为发力点;再如三星,在前两年遭遇市场困境时,就进行了产品线的精简,集中资源增强旗舰产品的研发改进和本土化策略的落地,诸如在中国市场就推出据称专为中国用户定制的Galaxy C系列来与vivo等当下中高端市场的领导者相竞争;当下的vivo也在X7发布之后,将此前主打拍照的XShot产品线整合进了X系列,用做减法的方式,让vivo保留产品线得以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

加大品牌升级


8.jpg

面对消费者需求层次的升级,手机品牌对消费决策影响,摆脱性价比塑造品牌文化认同成为品牌升级新趋势。在此我们也看到国产中高端手机厂商在今年开始着手品牌升级,例如开始强调其技术优势、研发投入、独特创新、邀请品牌代言人等等,欲求通过这些手段彰显其在品牌建设上付出的努力,提升用户的品牌优越感,从而摆脱此前固有认知标签对品牌发展的束缚。

但是品牌建设,依靠的是长久的投入与坚持,而非朝夕之功。以vivo、OPPO为例,其能够拥有低调内敛的品牌文化,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与喜爱,是源于这两大厂商长久以来,能够在喧嚣的互联网营销上,远离撕逼战争,面对竞争对手的挑衅而不加理会,保持着自己的克制,专注的做自己。

营销体系


9.jpg


中高端国产手机与国外知名品牌手机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一部新款的三星或iphone的价格一般要在5000元人民币以上,而较为知名的国产手机,如小米、华为等,其新款成机的价格一般在3000元人民币以内。这种巨大的价格差理应成为国产手机抢占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利器。

因此,面对手机市场竞争激烈这一不争的事实,国产手机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要充分发挥价格优势,提高产品的性价比,用以提升消费者的关注度。国产手机还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亲民性。国产手机生产厂家植根于自己的国土,与广大国民在文化理念与行为意识上息息相通,如果能够本着人性化的经营理念,在产品设计与开发、市场营销与售后服务上,坚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为第一要旨的原则,结合市场动态,建立健全独具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体系,则必将为推动国产手机经营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不管怎样,2016年的手机市场一定更加精彩,谁是下一个中高端国产手机苹果?也许中国厂商在广告营销方面会给出自己的精彩答案!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