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2B实际上2C,深度剖析美味不用等的症结和
2017-01-24 14:50:49 来源:未知 作者:[db:作者]

深受“流量思维”、“不了解餐饮”的行业病困扰虽然靠着规模化优势暂时赢得了资本和市场的认可,但美味不用等团队的对外口径却颇为一致:“还不够。”无论是目前企业的发展,还是已取得的成绩,依然只是小学水平。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美味不用等创始人兼CEO谢新法每天的危机感都很强。”随着越来越多的智慧餐饮企业入局,排队叫号作为餐饮收银系统的一部分成为了标配,美味不用等的产品优势和份额正在被迅速蚕食。在智慧餐饮行当,资本从不缺席,无论是二维火、来客、香橙互动还是掌贝等等,对手个个不弱,几乎每个玩家都能和美味不用等打得起价格战、人海地推战,其赖以生存的市场占有率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随着行业价格战的逐步升级,眼下美味不用等已经在部分地区实行软硬件费用全免的销售政策,仅收取每月200~300元的服务和维修费用。这也是智慧餐饮的行业病,虽然自身就是吹响互联网下半场号角的斗士,却惯性式的栽进了上半场以“流量思维”为主导的营销策略中。
互联网上半场以抢占市场、高补贴、瞄准C端消费者为主要特征,餐饮行业中的典型代表事件就是“千团大战”——利用消费者占便宜的心理抢占人群流量市场。但B端商家的最终目标是做大做强,其首要诉求则是优化流程、降本提效。这是B端商家和C端消费者思维方式的根本不同,商家们不会贪这点小芝麻而丢了大西瓜。如果产品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良好的体验,或是商家有更好的选择,哪怕免去所有费用。商家都会毫不犹豫舍弃掉现有设备。也就是说,若使用成本为零,那么弃用成本也为零。一名知名餐饮企业负责人告诉筷玩思维记者,最初她花了近2万元购买了一套知名SaaS服务商的系统和硬件。但她仅仅使用2个月不到就“果断弃坑”了,主要因为“高峰时期设备经常断网,而且一断网储存在云端的数据和程序就全部作废了”。重金购买的软件尚且如此,若是无偿使用,怕是只会弃用的更加决绝。欲转型餐饮业全链条SaaS服务商,却不了解餐饮业与大部分SaaS服务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模块产品的思路不同,美味不用等的商业策略是“只做一项,快速迭代。”但陆瑞豪早就明确表示过,以后誓要转型做中国餐饮智能化的服务商。在深耕排队场景的过程中,美味不用等团队用2年时间“搞清了状况”——餐饮业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做餐饮业的管理产品更难。当美味不用等APP真正进入餐厅使用的时候,美味不用等联合创始人之一杨佳佳发现排队这个产品比最初想的要难的多得多。“排队当中的细节体验特别重要,不允许有一分钟的死机或其它Bug。一旦出现问题,排队系统乱套了,会出现无法控制的现场。” 杨佳佳说。曾经有一次产品出现Bug,导致系统失音无法自动叫号,服务员只能人工喊,最后嗓子都喊哑了。陆瑞豪在那里呆了三天,这三天他帮服务员一起发号叫号,而杨佳佳和其他两位创始人则在背后找Bug,修改代码。而且,细节的体验非常重要,比如在叫号这件事上,一般是A1请就餐,A2请就餐,但是美味不用等推出一个“连叫功能”:A1、A2、A3、A4请就餐,客户反映“很方便”,中间不来的顾客可以直接跳过去。
餐饮业业态分散、复杂,上至多品牌集团化餐饮企业、大型连锁(中西)餐企,下至单店、单品小店、档口店、小吃铺、烘焙房、熟食店等等。各业态的财务流程、供应链、人力资源系统等均不相同。而美味不用等领导团队中仅有陆瑞豪一人有过餐饮从业经验,其余均为跨界玩家。即便有再多资本加持,都无法直接促使美味不用等深入行业底层逻辑、摸清每一个细节问题。这需要经年累月的行业洗礼、需要时间。SaaS企业只有通过服务客户的类型、数量足够多,才能让自己更加了解行业的真实痛点和需求,做出真正为行业发展创造价值的产品。即使是一线的SaaS企业也大都面临着这种困扰,如某知名SaaS服务企业的产品连最基本的连锁门店跨店财务结算都无法支持,也不支持总部对连锁店进行中央财务统一监管。美味不用等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借着自己在排队叫号领域的强大势能,在2017年将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占有率、服务更多的客户,为自己深入掌握餐饮行业的各种细节问题铺路架桥。只是,残酷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对变现有时间表的资本机构,能为美味不用等由排队叫号转型到全面的餐饮SaaS服务商留出多少时间,答案肯定是极其有限,这也是为何其创始人兼CEO谢新法每天焦虑的根本原因所在。
- 热点聚合:
暂时禁止评论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