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人欢喜有人忧 聚焦各大巨头的自动驾驶之路

2016-10-26 16:13:16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互联网

  现如今,自动驾驶毫无疑问成了各大科技巨头争相投入巨资研发的领域,谷歌、苹果、特斯拉以及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杀入自动驾驶领域,希望抢占自动驾驶技术的制高点彻底颠覆未来人们的出行方式。随着网约车新政的颁布,国内的网约车巨头滴滴、易到也将自动驾驶视作未来的救命稻草,希望通过自动驾驶的普及规避未来的政策风险,同时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

  根据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分类,自动驾驶从无自动化到全自动驾驶,共分为0-5级。当前,自动驾驶产业的参与者已经形成了两大阵营。一方面,部分互联网公司及汽车制造商采用了“阶跃式”的发展路线,即跳过辅助驾驶阶段,直接将4级甚至5级的自动驾驶技术投向市场。与之相对的,则是多数汽车主机厂采用的“渐进式”的发展路线,从辅助驾驶,逐渐发展至高级别的自动驾驶。

  实现5级自动驾驶 特斯拉一骑绝尘

  相比之下,“轻装上阵”的科技巨头们在自动驾驶方面取得的成就要更突出一些。要说在自动驾驶方面进行的最为顺风顺水的公司,就要算是特斯拉了。北京时间2016 年10 月20 日特斯拉召开电话发布会创始人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称目前工厂生产的所有车型包括Model S、Model X 及未来的Model 3都装配“具有全自动驾驶功能”的硬件系统Autopilot 2.0。

  

 

  据悉,这一全新系统将包含8个摄像头用于覆盖360度可视范围,对周围环境的监控距离最远可达250米。车辆配备的12个超声波传感器完善了视觉系统,探测和传感软硬物体的距离则是上一代系统的两倍。全新的增强版前置雷达可以通过冗余波长提供周围更丰富的数据,雷达波还可以穿越大雨、雾、灰尘,甚至前方车辆进行检测。马斯克表示,新硬件将完全有能力支持Level 5级别的自动驾驶,这意味着汽车完全可以“自己开车”。

  

 

  谷歌、苹果自动驾驶项目均已陷入停滞状态

  相比特斯拉的“日行千里”,最早投身自动驾驶的谷歌则显得有些尴尬。启动于2009年的谷歌自动驾驶项目,目标是到2020年发布一款不需要人驾驶的汽车。现在, 7年时间过去了,谷歌测试车辆在美国4个城市行驶了200万英里(约322万公里),并掌握了包括从如何礼貌地鸣笛到“看见”骑车人和行人在内的各种技能。但很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谷歌尚未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商品化,曾经参与到该项目的科学家们也纷纷跳槽到其他公司。

  

 

  如果说谷歌自动驾驶可以用“命途多舛”来形容的话,那么苹果的自动驾驶就只能说是“胎死腹中”了。2015年,美国《华尔街日报》发布公告称,苹果汽车有望于2019年正式亮相。但遗憾的是一年之后,美国《汽车杂志》报道,其通过采访苹果内部人员得知,在之前曾在苹果内部命名“Titan”的造车计划已经宣布取消,苹果在未来将会专注于开发无人驾驶软件,并会以授权的方式提供给其他汽车品牌厂商使用。与造车难度相比,据估计只有10%的利润率或许是苹果最终取消造车计划的原因之一,同时有媒体称,目前苹果正在考虑与滴滴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网约车平台优步美国、易到大幅领先 滴滴尚未起步

  在此前接受美国彭博社《商业周刊》采访时,滴滴CEO程维的确提到过,滴滴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据程维透露,他们已经启动了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并且正在硅谷寻找相关领域的数据科学家,同时滴滴还将会与北京无人驾驶汽车初创公司驭势科技(UiSee)创始人吴甘沙进行接洽。驭势科技是一家位于北京的研发无人驾驶技术的初创公司。最近这家公司放出了一段视频:搭载其无人驾驶技术的低速无人车在园区行驶。

  近日,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吴睿在参加东京举办的中日企业家会议时也表示,滴滴出行极有可能与苹果合作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吴睿认为,滴滴出行掌握中国市场的大量驾驶数据,包括司机不同时间在不同城市的行驶路线数据。苹果希望能够与滴滴出行精诚合作来有效的利用这些数据。吴睿还透露,滴滴和苹果将推出一款可用性和创新性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但此前记者在采访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自动驾驶科学家时,该科学家表示,现如今硅谷的人才基本上已经被各大公司“瓜分殆尽”,并且以苹果一直以来强势的作风来看,恐怕很难将核心的技术分享给滴滴。

  相比老对手滴滴的后知后觉,优步却早早走上了独立研发的道路。今年9月Uber无人驾驶汽车载客服务,在美国东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Pittsburgh)上路试运行。科技网站Recode报道,目前叫一辆自动驾驶Uber仍然非常类似叫一辆常规的Uber,尽管目前这项服务只对Uber最“忠诚”的客户开放。通过Uber X下单的客户会看到一辆装有近20个摄像头、用于探测天气和路况的雷达系统及传感器、装载全球定位系统的福特(Ford)油电混合动力车Fusion版本的Uber无人驾驶汽车。每辆车配备Uber自主研发的三维地图来引导方向,通过建筑物和环境来定位。

  

 

  2014年优步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合作成立无人驾驶技术实验室,此后又以6.8亿美元收购美国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Otto,动作频频的优步显示了其在自动驾驶方面的野心。优步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接受美国彭博社采访时表示,优步的自动驾驶技术不会只停留在科学上,“我们要将其商业化”。这位极具个性的CEO曾表示,优步的目标是用无人驾驶汽车“尽快”取代人类司机。

  与优步的大张旗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网约车行业的另一大巨头易到,此前从未曝出过任何有关无人驾驶的信息,但是在前不久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却突然推出了用易到预约自动驾驶汽车的服务。现场观众只需要打开易到,通过手机扫码即可第一时间体验到自动驾驶由乐视汽车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

  此次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的自动驾驶汽车,包括感知、定位、轨迹规划、人机交互以及远程控制等维度。感知方面,基于多种传感器信息融合,通过大数据收集和整理,可实现实时障碍物监测和可驾驶区域预测;定位方面,FF&LeFuture人工智能研究院自动驾驶定位技术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实现厘米精度的实时定位;路径规划方面,该系统可以实时根据车辆动态性能搜索合理路径,实现360度防碰撞和安全驾驶;而车身周围交互灯的设计,能充分和周围行人交流当前车辆和自动驾驶状态,如停车,行人可通行、 自动驾驶模式开启等;通过远程控制,用户则可以不分地点地使用车辆自动驾驶功能,例如远程唤起自动泊车等。

  相比苹果与滴滴的合作模式,乐视与易到则要紧密的多,易到CTO汤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易到与乐视汽车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对于乐视生态来说易到不仅仅是流量入口,更是汽车共享平台。乐视超级汽车上市之后,易到将作为最重要的渠道实现乐视汽车的社会化运营,未来用户将在第一时间在易到平台体验到乐视超级汽车。今天大家看到的无人驾驶汽车,不管是对于乐视汽车还是易到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随着乐视无人驾驶技术的日益成熟,易到将第一时间将该技术投入试运营,成为国内首个不需要司机,实现无人驾驶的网约车平台,进一步拉开与竞争对手在技术方面的差距。”

  从汤鹏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相比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自动驾驶对于易到、优步、滴滴这类网约车平台的吸引力更大,不管是从规避政策还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来看,网约车平台更有动力推动自动驾驶早日落地实现商业化运营。从目前的研发进度来看,美国优步和易到无疑是大幅领先的,经历了融资、烧钱、补贴等乱象的网约车市场,毫无疑问下一步竞争的重点将集中在自动驾驶,谁能抢先实现自动驾驶,谁就能获得这场网约车大战的取胜之匙。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