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大叔“山寨”了10多年前的QQ,竟值254亿,
2016-07-28 09:50:00 来源:未知 作者:[db:作者]
文/金错刀频道 李洋(微信公众号:金错刀) 今天聊一个美国大叔,“山寨”中国产品逆袭的案例,上了《福布斯》封面。
这个大叔叫巴特菲尔德(Stewart Butterfield),是个加拿大人,企业家、商人,2004年正式上线的图片共享网站Flickr,是巴特菲尔德于他的妻子共同创立的,比Instagram早8年,后来离开。他的新公司叫Slack,巴特菲尔德是创始人兼CEO。正式上线是在2014年,应该有不少人知道这家公司。这个公司“山寨”了10几年前的QQ,而且非常火。为什么说Slack“山寨”QQ?是因为它的功能形式与QQ如出一辙,而且具备QQ在2002年推出的聊天群组功能,只不过它不叫“群”,而是叫“频道”(channel),QQ群所具备的功能,可以说它都有。要知道,2002年8月份,腾讯新增QQ群功能,好友手机绑定,摄像头绑定,手机通讯录保存在云服务器,手机资料中新增好友手机类别、品牌、型号等信息。一举秒杀了当时火热的聊天室。而美国的社交网站Myspace在2003年上线,Facebook直到2004年才上线,比2002年推出的QQ群诞生晚了1-2年。看看Slack的界面▼
当然,说是山寨,其实也不尽然,Slack做的是企业级即时通讯软件,是一家SaaS公司,而且是被称为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SaaS公司。上线只1年,Slack便刷爆了硅谷的很多增长数字:●估值蹿升至10亿美元;●在没有销售的情况下单月收入迅速突破100万美元,并且在持续增长;●用户数量逆天增长,从2014年2月上线时的1.5万日活跃用户,到2015年2月变成了50万,用户留存率高达 95%;●其用户平均每个月发送的信息量是 3 亿条,用户每天处于频繁沟通状态的时间是 2个小时。Slack至今进行了9轮融资,一共融得5.4亿美元,如今估值38亿美元,大概254亿人民币。我的疑问是:一个美国大叔“山寨”十几年前的QQ群功能,为何能产生爆炸级增长?诞生在一个聊天应用泛滥的时代, Slack为什么会火?一款阴差阳错诞生的内部应用爆发!
事实证明,巴特菲尔德的决定是正确的。没有天时,但有地利,美国没有垄断的企业级聊天工具,这给了Slack一个可乘之机。无论是一对一聊天,还是群组聊天,都非常私密安全。因为“频道”的设计体验非常好,很快就受到了许多企业的青睐。Slack不是第一个面向企业的通讯应用,在它之前Skype 等众多知名产品,都实现了强劲的增长。但Slack在众多竞争对手的重围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市场,或者说创造出了一个从未出现的盈利区域 。而且巴特菲尔德说,Slack用户中有20%到30%都是从其他中心化通讯平台迁移过来的。作为一款应用,在获取了用户之后,更重要的是用户粘性。高达95%的用户留存率,Slack是如何做到的?如何让用户上瘾:一套机制 + 一个病毒点
这是因为,美国企业在采用越来越多的IT服务,但彼此却不能连接。Slack看到这一点,其最具差异化的价值就是能够将第三方服务连接起来,并且提供统一的消息搜索和处理功能。
用户发送和收到的信息都会被存储在云端,非常安全,成为可供用户进行搜索的信息档案,并且用户可以自己设定信息留存时间,超过这个时间,这些信息就会被自动销毁。另外,在美国,企业云服务的应用十分广泛,一般的企业都在同时使用十几种不同的云服务。但这些云服务之间彼此并不是连通的,用户很难统一处理来自不同服务的消息通知。Slack却可以做到,瞬间击中了企业用户的核心痛点。利用“社交孤立”,让人24小时不愿停止查看消息
群组聊天,很多人同时发出消息,一不留神就会跟不上其他人的话题节奏,跟不上节奏就会被其他人忽略,这是任何人都不想见到的情况,除非你根本不喜欢这个群组。此外,因为Slack允许用户根据个人需求将其他第三方应用整合进来,于是造成了来自不同应用的大量信息集体涌入Slack账户中等待处理。不停地查看、回复各种群组信息,处理第三方应用的信息,担心被忽略,担心错过重要信息,这种心理直接带来了用户长时间泡在Slack这款应用上的结果,恨不得24小时不下线。现在的Slack还投资了机器人公司。这个254亿的故事表明,在已有市场做已有类型的产品未必不行。重点是如何抓住一个点去突破,找到这个点,就能够引爆市场,甚至很快成为行业第一!
暂时禁止评论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