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的苹果情结【荐读】

2018-07-18 17:02:07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我参加中考那会儿,一心想早些走出农家,有份工作,能考取中专,学习果树专业是我当时最美好的憧憬。
由于爷爷是医生的缘故,填报志愿时,哥哥们都劝我报考医学或者药剂专业。没有人知道,我脑子里闪现的却是满坡满树的香脆苹果,心里全是当一个顶呱呱园艺师的想法。
为了能够如愿以偿,不被家人阻拦,我“聪明”地在给家人提供可以报考的志愿时,做了手脚。将医药和卫生学校男生可以报考的专业有意隐去,而将适合女孩子报考的护士专业悉数抄回。同时,只要是农业和林业学校,我便一个不落地将其列入了备选目标。
“今年医药学校的专业太少了!”看着哥哥们失望的神情,我心里狂喜。
“我一个男的,总不能去学护士吧?”我的阴谋就这样得逞了。
那年,我如愿考入了省林业学校。4年后,我分配到县林业部门成了一名播绿人,一干就是25个年头。
多年之后,每每想起这段往事就令我忍俊不禁,思绪被拉得长长的,不经意间就回到了童年。

我童年的小村,静静倚卧在一条欢唱的小河边,村子不大但很热闹。集体“大锅饭”解散后,平日里书声琅琅的村南头小学,夏日正午小河里戏水打闹的光腚娃娃,冬日午后拾柴归来“一”字排开的男人们,还有临近年关每天早上拉着石磨磨面的黄牛……一切都欣欣然的样子,沐着春风打了个哈欠,渐渐地苏醒起来。
那个时候,我感觉肚子似乎也特别容易饿。家里虽然开始有了白面馍馍,但也只有逢年过节我们才能吃个痛快。
隔河对岸有一个苹果园,郁郁葱葱地葳蕤着。为了能让果子自然长熟,看护人用土把地堰裱得高高的,又用密密匝匝的枣刺围了一圈。路边还竖起“果园已打药”之类的警示牌子。大点的孩子都说那是用来吓唬我们这些“馋嘴猫”的。
夏日,每每从果园路过,总会咽着口水,喃喃感叹“呀,今年结这么多啊!”“哇,都这么大了呀!”这时,口水会“嗖”地一下溢满嘴巴。
小伙伴们看着树叶间的苹果一天天长大,诱惑也与日俱增。黑蛋也不知从哪里潜入了果园,把不熟的果子尝了一遍,咬了几口的苹果就扔了一地。气得赖子爷叫骂了半天,把撅头在石头上磕得“当当”直响。
秋天,果子下了园,我们的眼睛就像探照灯一样,满园子一遍遍转悠着搜寻,偶尔就可以摘到几个遗忘在树叶间的果子。最难忘的是哥哥半天好不容易搜寻到一个,却让给了我吃,而他自己只能干巴巴地咽着口水。哥哥的眼神,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童年的记忆里,令我难忘。
爷爷本是我们四关各村联合诊所的医生,诊所被文化大革命的洪流挟裹着,一去而不复存在。爷爷也投入到了轰轰烈烈学大寨、搞专业队、挣工分的热潮之中。
那年,爷爷被生产队看中,负责看护这片苹果园。
在爷爷的精心伺弄下,苹果园枝繁叶茂,果子似乎也比往年多了很多,大了很多。

入了夏,爷爷早早就在果园里搭起了棚,支起了床,白天在园子里干活,夜晚就睡在园里看园。
在一个闷热傍晚,在河边吃了饭,又在水潭里泡了凉,我死磨硬缠和爷爷一起去果园睡觉。
月光水样流泻,蛐蛐高歌鸣唱,湿热的风儿舞动树叶,果子探头晃脑,在月光里妩媚地冲着我频频点头。我的味蕾霎时爆表,酸酸的口水一阵阵弥散开来;眼睛闪着光亮,猫身在树下钻来钻去,看了这棵又瞧了那株,额头溢着细细的汗珠。
最诱人的是爷爷支起的床铺头顶,那个硕大无比的苹果,将树枝拉得低低的。躺在那里,只要轻轻一探身,嘴巴便可以碰到它。
“爷爷,你看,好大啊!”
“哈哈,乖,想不想吃?爷爷摘给你!”

我大口地啃着还不完全成熟的果子,酸香味通透了我的全身。这个苹果我居然吃得饱腾腾的,牙齿也被果酸浸得痒痒的。说真的,我从没有这么过瘾地独个吃饱过苹果。
“乖,好不好吃?以后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学农业,学剪苹果树,一辈子都会有好果子吃了!南村你炳哲爷都会这技术,每年果子都吃不完。”
爷爷搂着我,用他那坚硬的胡子茬儿亲了亲我,这话就深深地印在了我幼小的心里,又有谁会想到,若干年后,这居然决定了我人生的方向,使我成了一名林业人!
工作之后,吃过小村又脆又酸又香苹果的我,更加体悟到了农家的艰辛,理解了农家的不易,对农村充满了感情。悠悠的苹果情结,看似一个笑话,却对我的影响是那么深!这启迪着我不论什么时候,不管有意还是无意,都要好好说话,好好做事。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渐渐养成了一种“细心”的习惯。
十几年前,我还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一个下午,老王灰头灰脸、胡子拉碴地走进我的办公室。他有点慌不择言地向我陈述了他的遭遇:
20年前他承包了村里的一片林坡,多年以山为家,郁郁葱葱的树木长势喜人。现在承包期已到,按合同村里将收回承包权,他需要采伐树木收回投资。但是他遇到了国家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县里发文暂停了林木的商品性采伐。村里要强行收回,又不肯对他过去的承包经营给个说法。为了补贴家用,他擅自采伐了承包地的部分林木,却被人举报涉嫌滥砍滥伐林木,受到拘留,期间老母也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不尽的遗憾。

“20年的心血啊!我该如何办?”我静静地听着他语无伦次的叙述,没有简单地告诉他应该去找哪个部门了事。
我耐心地帮助他理清了其中的各种关系,尽我所能讲述了所涉及的各种林业政策。甚至当面挂通了省部门政策法规处的电话,请教了解决问题的路径。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当我走出办公室时,已是华灯初上!
“这么多年,我找了那么多人,从来没有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办,今天你是第一个给我路子的人!”他拉着我的手,微笑着,眼里却泛着泪花。
过年了,他几次打电话给我,说一定要见见我,送点土特产是一点心意,要当面谢谢我。我能感到他的真诚和纯朴,他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而自己不过是耐心地倾听了一次,力所能及地给了他一些建议!
出身农家的我,这份苹果情结滋养出了我朴实的品格——好好说话,好好做事。我见不得让群众多跑腿,见不得遇到事“打太极拳”。遇到群众,我最爱说的话便是“我也是农村人,也可山哩,北山南村的。你有啥就慢慢说吧”!
感谢拥有的这份苹果情结!

作者简介
李晓伍,1971年生。供职于河南渑池县农机局。


河南思客投稿邮箱:2560410387@qq.com

我的苹果情结【荐读】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