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苹果的一个选择,让这家备受煎熬的公司迎来了曙光

2018-07-14 09:15: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但这条路上充满着风险与竞争。国内为数众多的参与者同样在摩拳擦掌,在结构光、ToF、双目立体成像三个技术路线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玩家,其中不乏舜宇光学、汇顶科技等等重量级选手。

此前云从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周翔曾测评了十几家公司的产品,他表示奥比在结构光上确实存在至少5个月的领先。测评后云从科技也选择了结构光作为重点研发方向,并在今年2月推出“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

但依然有些困惑萦绕在周翔心里,他对3D结构光未来前景有一点怀疑。近距离上3D结构光比ToF的效果要好,而一旦距离达到三四米,3D结构光的效果就会出现快速衰减。因此它很适合手机人脸解锁,但是在AR等场景,乃至安防摄像头、门禁等应用,ToF可能更占优势。未来我个人认为ToF可能比3D结构光应用场景更大。ToF发展的速度更快一点,突破的瓶颈要比结构光更小一点,精度也会慢慢赶上。周翔说。

随着vivoToF 3D方案临近推出,ToF镜头优于结构光的声音也渐渐起来。结构光与ToF之争才刚刚开始,奥比中光必须要为可能存在的技术路线转变做好准备。

据陈彬透露,奥比中光在ToF上也进行着技术积累,未来将会用到自动驾驶的机器视觉上,这被黄源浩认为是一定要做的业务

手机业务之外,奥比也继续在客厅电视、机器人、3D试衣等方向布局,但在发力上它有着自己的节奏。奥比的策略是提前两三年对市场进行预判和技术积累,永远希望踩准那一步,比市场提前半年拿出产品。陈彬说。

根据黄源浩的判断,未来全球手机每年销量中的30%都会使用3D摄像头,按照2017年全球14.7亿部计算,这一数字约为4.5亿部,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黄源浩的目标,是做到3D摄像头的全球第一。

实现这个计划的路上,奥比中光还会像以前那样踩准每一步的节奏吗?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