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Book X Pro,一个搅局者背后的故事
2018-07-13 09:00:55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尽管 PC 更多沦为了一种工具化的产物,包括华为内部员工在内,用户在工作中总会需要与另一平台打通,而完成产品设计、产品体验在 Android、Windows 两大平台间的融合成了华为 PC 的突破口和灵感来源。
“我们 Android 手机已经做到这么大规模了,我们有平台也有能力,我们不做谁做。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手机、PC 互联互通只是第一步。”
Zhu Ge 说,来自两种不同体系的碰撞最终成就了现在的 MateBook。华为也借此完成了在消费体验上的一次闭环。
这种体验既包括了 Huawei Share 这样跨平台的软件能力,还囊括了产品 ID(工业设计)和架构设计等硬件上的另辟蹊径,更多是软件、硬件一体协同所促成。

回过头来看,华为 PC 研发的路线不难梳理。
对一个 PC 行业的初学者来说,从二合一产品入手是最能快速脱颖而出的方式之一。在 2015、2016 年,自微软 Surface 而起的二合一产品,成了 PC 行业为数不多逆势增长的品类,华为做平板电脑产品的部分经验也可以顺势移植过来。这是第一代 MateBook 诞生的背景,后面这个二合一品类统称为 MateBook E。
第二代的 MateBook X 则是奔着轻薄便携的目标设计的,说得直白一点,对标苹果 12 英寸 MacBook,而它的研发在第一代 MateBook 发布前,也就是 2016 年 1 月份便已启动,华为希望做一款在设计、体验上媲美苹果的产品。
正如我们前面所讲,华为更多时候追求的是跨平台的用户体验,这是它的野心,用技术和产品突破不同生态体系的壁垒和边界。它本身便拥有一个庞大的用户群,全球 18 万名员工,包括 X Pro 在内的诸多产品,内部员工永远是第一批用户。
从第一代类似 Surface 形态的 MateBook,到之后全面对标 12 英寸 MacBook 的 MateBook X,再到今年全面领先行业的 MateBook X Pro,三年多的时间里,华为最终完成了不同形态、不同定位产品的布局。
91%,3:2 屏幕,屏霸是怎样炼成的?
我们先来看MateBook X Pro 上那块与全行业略有些格格不入的3:2 屏幕。
“只要稍稍对PC 产业敏感一点,就会知道3:2 屏幕是未来的趋势。”
2016 年12 月,在一个老牌PC 厂商做了5 年工业设计后,Chen Xuan 选择离开,离开台北,来到深圳加入华为。他对传统OEM 成本为先的思路再熟悉不过了。在上一家公司离职前长达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Chen Xuan 都在努力甚至近乎疯狂地推动产品端使用3:2 屏幕。
大行其道的16:9 带鱼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中庸产物,从来都不是消费者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成本导向。带鱼屏显示效率的低下,以及视觉上的压迫感长期使用过的人深有体会。同为13.9 英寸,16:9 显示面积比小于16:10,更小于3:2, 然而品牌在新品宣传时不受影响,也根本不会告诉你这一点。
液晶面板是从更大面积的液晶基板上切割而来的,液晶基板的大小又是由生产线的世代数决定的。如今进入高世代的液晶产线,16:9 有着更高的切割效率,对奇美、友达光电等主流的液晶面板厂商无不如此。
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液晶特殊的产业链结构决定了上游面板厂商的绝对话语权。2008 年前后,16:9 规格的屏幕取代早年的方屏开始成为主流。从那时起,用户的口水和骂声就没有停止过,抵触情绪日增。这什么都没有改变,更不用提包括分辨率、色域等屏幕基础素质上的长期停滞不前。
当下阶段使用3:2 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单独定制。对于消费品来说,批量意味着成本的降低,单独开模定制的费用无处分担。3:2 同时还意味着超出同行的视觉效果,和无负担五压迫的使用体验。
然而出于成本、利益等历史包袱,Chen Xuan 的前公司决策层无动于衷,他遭遇了深深的挫败感。

几年前,微软 Surface 便全线换装了高素质的 3:2 屏幕.
微软近几年一直以一己之力推广体验更佳的3:2 屏幕,然附和者寡。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