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为:打造现代版大禹治水工具

2018-07-13 03:12: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丽

原标题:华为打造现代版大禹治水工具

近期关于南方暴雨的小视频在网上广泛流传牵动着国人的心,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治水效果正成为水利专家们的工作重点。6月29日在宁波举办的“中英城市洪涝防治研究影响力交流会暨2018年智慧水利信息技术峰会”上,华为智慧物联网云平台展示了如何通过物联网、云计算、AI以及5G等新技术开启现代版大禹治水时代。

水利事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卞吉安在本次大会的开幕词中提到,如何降低水灾损失,营造人水和谐的水环境和实现水利现代化是当前政府工作重点。为了实现“看水一张网、治水一张图、管水一平台、兴水一盘棋”的目标,宁波市智慧水利目前已经基本构建了感知体系+数据中心+应用服务+网络安全+环境保障的智慧水利的框架,并积极申报水利部的“智慧水利建设试点城市”。

华为:打造现代版大禹治水工具

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卞吉安先生

宁波市之所以全力打造智慧水利工程是因为在当前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防洪抗灾中涉及的测量监控与上传、数据分析与共享、预警发布及判断、资源分配及调度等工作不论是对设备还是参与的人员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近些年来卫星、超算等与水利相关的技术在快速发展。但人们依然会经常看到水灾造成重大人财损失的新闻,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自上而下完整且分工明确的数字化水利分析及管理平台。

华为:打造现代版大禹治水工具

华为EBG中国区政府业务部部长刘正宝先生

华为EBG中国区政府业务部部长刘正宝说,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长期以来致力于水利行业智能化发展,积极把领先全球的云、大、物、智等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水利行业发展需求,驱动水利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水利治理现代化水平,而华为推出的智慧化物联网云平台正是为了满足这方面需求、打开智慧化治水大门的一把钥匙。

水利从数字化走向智慧化

现代化水利在经历过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后正迈向智慧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微波通信及5G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不可缺少,华为作为可以提供领先的“端、管、云”全栈式ICT解决方案的企业对智慧水利有着深刻的见解。

在华为看来,智慧水利的核心因素在于解决物与物以及物与人之间的连接问题,而在业务需求上则涉及六个方面,分别是:统筹规划、全面感知、全网覆盖、数据共享、智慧应用和决策指挥,而为了满足这六个方面的需求,就离不开高性能及稳定的ICT基础设施,也就是华为提到的“顶设、一云、二网、四平台”建设理念。

华为:打造现代版大禹治水工具

会议现场

未来水利云是混合云

顶设顾名思义就是整套系统的顶层设计,而一云作为管理平台则成为整套系统的关键部分之一。在私有云、公有云还是混合云该如何选择的问题上,华为智慧水务解决方案首席架构师毛文博给出答案:从私有云进化到混合云。

出于安全考虑,不论是政府统一建设的政府云还是水利系统自建的云几乎都是私有云,但从经济角度及平台协同管理层面来看,在未来融合公有云的混合云必将成为水利行业的主流。

公有云在业务快速扩展时期相比私有云有更大优势,而像打破信息孤岛、物联网数据接入进行人工智能分析更需要依赖公有云强大的数据共享及海量分析计算能力。

华为:打造现代版大禹治水工具

华为云中国区CTO办公室首席架构师丁雪峰先生

华为云中国区CTO办公室首席架构师丁雪峰在会上谈到在动用无人机检测蓝藻状况,水质的观测、水库的监测,包括判断是一个什么是正常水的影像,什么是不正常的污水的情况,都需要依赖云平台。

华为在去年3月才正式宣布战略投入公有云,但通过总结行业内的经验,找准行业痛点,已快速得到大量企业和政府用户的认可。以过去业内担心的公有云安全问题为例,华为提供的混合云解决方案除了可分配敏感数据的存放位置外,还可通过三地灾备及线上线下互备系统在一方出现问题时迅速切换到另一方来避免业务中断。而凭借同海内外知名IT厂商比如微软、英特尔的良好关系,当发生诸如魔窟勒索病毒事件时,可第一时间修补漏洞防止造成重大损失。

公有云的线下服务则是另一个行业痛点。华为凭借渗透到县级的服务体系保证在用户需要帮助时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响应,这是互联网企业很难做到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做云的宗旨是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专心做平台。这可以规避业务抄袭和冲突,促进行业发展。以智慧水利为例,一些小型软件开发商可在华为云平台上开发前端应用而不用担心被大厂剽窃。

以通讯科技为两网赋能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