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东莞产业生态圈已发生大变化!一切拜华为所赐!
2018-07-10 23:36: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同样在积极对接华为资源的还有光大We谷,这里距离华为南方基地就只有一条新城大道,松山湖北站就在园区门口,区位优势明显,且位于松山湖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带上,因此在面向招引软件及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高端资源时,具有一定优势。目前园区已引入企业超过200家,目前有四家华为软件服务商在园区。
“一批现代服务企业的入驻,将带来大量的业务,也会带来数千名高素质人才在此落地。这将极大地推动松山湖现代服务业的建设,使松山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主要的软件产业基地之一”。光大We谷方面介绍。
中集智谷就毗邻华为溪流背坡村,从办公楼顶看过去,华为基地样貌清晰可见。“这里有不少人是从华为出来创业”。中集智谷招商总监李文杰表示,园区进驻的40%的企业属于电子信息,而这些企业不少就是围绕华为布局,部分是自主创业,部分则是联合创业。
不仅是松山湖的产业园区,松山湖周边镇街也在积极对接资源,尤其是华为在东莞本土开始办公,供应商逐渐落地后,镇街铺路通桥工程开展,如寮步镇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基本打通了与松山湖的交通对接,同时还规划建设了香市科技产业园等产业载体,主动承接华为乃至松山湖的溢出效应。
华为的到来,给东莞带来了一条产业链,也组成了一个生态圈。而在这个生态圈里,要留住人才就要留住老婆和孩子,而最受关注的则是房子问题。
房子:拿下10宗住宅用地
南都记者梳理华为在东莞松山湖的“拿地”矩阵发现:自2015年以来,华为凭大股东的身份,以东莞绿苑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名字,通过招拍挂市场,拿下共10宗限价住宅用地。分别位于环湖北路、金多港、阿里山路段等地,占地面积合计约55.66万㎡,规定最高售价不能超过9500元/㎡。
但东莞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公开回应称,这些招拍挂的地块的销售对象不限于华为员工,将由松山湖管委会统筹安排。
其中湖畔花园,位于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部,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2016年3月18日开工,至今有些住宅区已竣工。2017年11月29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后勤官任树录,行政服务部总裁骆文成等一行,曾视察公司湖畔花园项目。
教育:建清澜山学校
清澜山学校是一所民办国际化学校,由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和主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负责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贯通15年的全学段国际品质教育。目前,过渡校区由松山湖华为南方公寓会所改造,未来将搬入松山湖南部新校区。2017年8月14日,松山湖华为南方公寓校区正式开学,现正在招生。
一位内部人士说:“华为方面没有派人进入校董事管理会,也将不参与学校任何管理工作。”“对清华附中的学校管理工作,华为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但该校会特别设置华为员工报名通道,向华为企业内部员工进行推介。”
医疗:开设华为门诊部
这里有康华医院·华为门诊部,由康华医院携手华为打造,为华为乃至整个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基础医疗服务提供保障。
目前,门诊部开设了内科、外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CT诊断、心电诊断)、健康体检科等科室。医疗团队均从康华医院派过来,门诊部的医生均为主治医师、副高级别的,整个医疗团队共有60人,护理人员占比较多。门诊部会与康华医院总部全面共享设备和名医专家。今后,门诊部将升级为一级医院。
当然,东莞方面也在积极协调配套,从更大的方面来解决房子、教育、医疗等问题。
强企的到来,不仅是GDP账本上的增值,重要的是产业生态的改变。
尽管关于华为问题上,东莞有关部门并不愿做过多评价,但行动上却相当实诚,早已乘势而动。
2016年,东莞市曾组织一次“华为供应商座谈会”。东莞方面认为,短期来看,100多家华为在东莞供应商实现年采购金额约30亿美元,而长远来看终端将带来数万名研发人员,这将改变东莞的人才结构。且未来华为有5%—10%的员工出来创业,也将给松山湖及东莞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也就是说,东莞一方面支持华为不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希望华为带动东莞的城市、人才结构、产业向更加高端发展。
当前,东莞正在规划建设中子科学城,面积45.7平方公里。包括松山湖南部片区8.9平方公里、大朗象山片区11.8平方公里以及中子源片区25平方公里。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