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秀「黑科技」,vivo 的这项新技术能否取代 3D 结构光?
2018-07-09 22:32:55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举例来说,通过使用 TOP 3D 超感应技术获取的全身 3D 数据,结合 AR 技术,未来用户可以在线上远程虚拟试衣,避免买到衣服后尺码不合适的情况。TOF 3D 超感应技术还可以和 MR 体感游戏结合,通过快速高精度的实时建模,配合 vivo 3D 屏幕,让用户可以更加真实地「沉浸」在虚拟的游戏中。此外,在进行拍照时,基于 3D 建模可以进行捏脸,打光,虚化等修饰。
TOF 3D 超感应技术未来的想象空间还远不止于次,在正在到来的 AR 时代,精度高且工作距离远的 TOF 3D 超感应技术可以赋予手机「理解」真实世界的能力,为更深层次的 AR 应用提供数据基础。另外,据传苹果也在考虑在后置相机上加入了类似的 TOF 3D 超感应技术,目的当然是 ARKit,考虑到 TOF 3D 超感应技术巨大的潜力,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三个优点是体积小。
为了保证识别精度,3D 结构光的投射器和接收器需要保留一定的距离,也就是所谓的基线(baseline),iPhone X 上的 3D 结构光需要 25 毫米左右,目前安卓阵营方案还要更长一些,带来的结果就是 3D 结构光模组普遍较长。反映在产品上,除非像 Find X 那样通过特殊的升降式结构把 3D 结构光隐藏起来,否则 3D 结构光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刘海」。

相比之下,TOF 模组的 baseline 几乎是零,体积上可以做到非常小巧,从而给手机的设计师留下更大的发挥空间,也为消除刘海提供了可能。
选择 TOF 3D 超感应技术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作为手机行业的标杆,苹果的每一次重大技术选择都会深刻地影响到其他手机厂商。大多数情况下,当苹果选定了一种技术路线后,其他手机厂商通常会选择「追随」,而不是「另辟蹊径」。
因此,当 vivo 在 3D 成像这个重要的技术点上,选择绕开苹果主导的 3D 结构光,用 TOF 3D 超感应技术方案取而代之,这其实是一件并不寻常并且危险系数很高的事情。

「当初内部还是有压力的,因为这个技术涉及的投资是巨大的,vivo TOF 3D 超感应技术组件的成本比好多 CPU 都贵,这么贵的东西,如果投下去结果发现方向不对,那这些东西怎么办?不但影响产品,还给公司的资源造成浪费,也没有给消费者带来价值,这会是难以估量的损失。」vivo 软件部门负责人刘旭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当然了,vivo 之所以敢于在 TOF 技术应用 上「另辟蹊径」,前期也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
2017 年 3 月的时候,vivo 开始注意到结构光和 TOF 技术在手机 3D 技术上的价值,随即就开始对这两项技术的研究和追踪。
直到 2017 年 12 月,也就是在 iPhone X 正式上市一个月后,vivo 决定选择当时关注度并不高但前景广阔的 TOF 技术。
在选择 TOF 之后的 6 个月里,vivo 在 TOF 技术上投入了更大的研发精力,克服了行业内公认的温漂和精度问题,这才得以能够在本次的 MWCS 上正式对外展示 TOF 3D 超感应技术。
采访中,vivo 软件部门负责人刘旭东表示,「TOF 最难的是 ID,如何把强大的技术和漂亮的外观做好是最难的事情。」

从 vivo 在现场展示的手机上看,TOF 3D 超感应技术的硬件模块体积还比较大,不过刘旭东透露,未来的量产机将不会采用这种设计,目前 vivo 内部已经做出来了体积小很多的解决方案。
今年内量产 TOF,和屏幕指纹不冲突
和屏幕指纹、升降式摄像头等 vivo 今年早些时候展示的技术类似,TOF 3D 超感应技术也不会是一张「PPT」,而是会很快以产品的形式和用户见面。
vivo 表示,目前 TOF 3D 超感应技术已经做好了「量产的准备」,第一款搭载这项技术的 vivo 手机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推出。

至于大家关心的 TOF 3D 超感应技术是否会和 vivo 在今年上半年主推的、已经进化到第三代的屏幕指纹技术发生冲突,vivo 软件部门负责人刘旭东在采访时也给出了他的观点。
刘旭东认为,「屏幕指纹解锁技术跟 vivo TOF 3D 超感应技术从技术端来看是两个独立的技术;从消费端来看每一位用户对产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用户对于指纹解锁还是有非常强的需求,这两个需求是不冲突的。」
至于 vivo 在之后的产品上是如何搭配屏幕指纹和 TOF 3D 超感应技术,我们只能等待之后推出的产品了。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