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于干掉刘海,vivo TOF 的野心是突破手机 3D 视觉
2018-07-08 14:20:28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不止于干掉刘海,vivo TOF 的野心是突破手机 3D 视觉
2018-07-02 09:37 来源:PingWest品玩 手机 /技术
原标题:不止于干掉刘海,vivo TOF 的野心是突破手机 3D 视觉
“如果新技术都只能停留在概念上不能量产就没意义了,我们的目标是把强大的技术提供给消费者。” vivo 软件技术专家臧亚奎的回答让人兴奋,“现在 vivo TOF 3D 超感应技术已经达到了可量产的状态。”
TOF,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有些许了解的人提到,这项技术早在其它手机上应用过了。此话不假,但不完全对。之前出现在手机上的 TOF,只是作为辅助的单点距离感应器而已。
vivo 此次正式发布的 TOF 3D 超感应技术,在原本技术上进行了升级,vivo 准备了一个拥有 30 万感光点的红外光接收传感器,每一个感光点都相当于原来的一个“TOF”,从而形成几十万个面光感应点,使搭载 TOF 的手机能采集并运算高精度 3D 信息。这比距离感应器的工作过程更复杂,应用也将更广泛。

不整虚的,先了解一下 TOF 到底是个怎样的技术?
非理科生也能懂 TOF
TOF,即 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的缩写,是一种深度摄像技术,为目前感知 3D 空间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业界内这种主流的 3D 机器视觉方案有三种,TOF 就是其中一个,其他两个分别是 结构光和双目立体成像方案。相比较其他两者而言, TOF 的模组更小、有效深度信息更多、工作距离更长。
不要被这些术语吓怕,我尽可能简单描述它的工作原理:发射器发出经调制的近红外光,遇到目标物体后反射,传感器接收红外光信息,计算近红外光发射与反射的时间差,进而形成了立体视觉。

通过回声计算大概距离也差不多是这个原理。
经 vivo 研发升级的 TOF 3D 超感应技术,有着更明显的优势。
iPhone X 的 3D 结构光可感应 3 万个有效深度信息点,vivo TOF 则是 30 万个,因此它能构建更清晰、细节更丰富的 3D 立体图像;
vivo TOF 的识别距离更远,可达到 3 米,为什么要做这么远,这个后面会解答;
最重要的一点,由于 vivo TOF 模组的 baseline(基线,可简单理解为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距离)近乎为零,因此模组体积更小,相比 3D 结构光的 25mm 小太多了。
vivo TOF 3D 超感应技术是追求用户体验的产物
其他厂商都选择了结构光,vivo 却吃起了 TOF 这只螃蟹,为什么?还不是为了我们对美的需求——更好的功能,更好看的手机谁不想要。
TOF 所具备的优点,给了 vivo 足够施展拳脚的空间。因为在 vivo 公司内部,用户的使用体验是第一位的,而 ID 设计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如果选择3D 结构光,ID 设计上就需要像其他厂商目前的方案一样,用刘海做让步。

“vivo 已经克服了 TOF 3D 超感应技术本身和外观的冲突。”vivo 软件部门负责人刘旭东从容地说道,话语里多了一些自豪,“新产品敬请期待。”
虽然刘旭东说得很含蓄,意思却十分明了。vivo TOF 并不一定与刘海共存,实际落地生产是否能消除碍眼的刘海,我们可以静待 vivo 的动作。届时用户在使用体验上,至少外表观感上,会有本质上的飞跃。若事实果真如此,这一技术的应用意义将会是空前的。作为首个正式发布该技术的厂商,vivo 下一代产品让人充满了期待。

手机行业等这一刻着实等了很长时间了。且不谈千篇一律的刘海屏手机,国产厂商在技术上长久以来也处于停滞状态。更让人失望的是,”刘海“是为了”刘海“而”刘海“,实际并未有什么新技术藏在其中。
原地踏步喊口号是无法真正推动行业进步的,一个健康的组织需要新陈代谢,日新月异的手机行业更应该有不断的创新。vivo NEX 让我们看见了屏幕指纹和升降式摄像头的优异表现,vivo TOF 3D 超感应技术更大意义上,则是为行业挖掘了全新的前进方向。
创新的野心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