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向西北转移50公里 深圳已再无吸引力?
2018-07-07 13:08:4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今年 6 月,深圳也加入了“抢人”大战,政策包括:大专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落户,系统自动“秒批”;今年起新增安居房、公租房等,比例不低于 60% 等。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年轻活力有专长的人才是保持自身竞争力继续上扬的重要保证,对于科技公司也是如此,优质人才与科技公司相互聚集。
然而相比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的土地供应能力是个明显的短板。这个短板造成了连续上涨的高昂房价,导致人们生活成本上升,企业的用人成本也在不断飙升。
有人说,“深圳用上海三分之一的土地,供养着相当于上海三分之二的人口”,这句话确实点明了深圳在面对的挑战。然而正是由于制造业等产业外移的缘故,人员出现更优质的流动,深圳的创新名片依然金光闪闪,继续参与抢人。
华为没跑,是深圳装不下了
自从东莞松山湖的项目规划开始公示,“华为撤离深圳”、“别让华为跑了”的文章和观点就开始流传。任正非本人也曾亲自回应过这些观点:深圳有着良好的法制化、市场化环境,在城市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都为华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深圳这几年总的各方面建设都是不错的,我天天都在看新闻,我们都很高兴。
华为和深圳曾经相互成就,双方在签署的协议中,华为会加大在深圳的投资,建设国际化的总部,而深圳将为华为的经营发展继续提供保障和服务。
这一次搬迁,可以说是,华为的“四肢”随着深圳的产业转移,伸展到了东莞,这些“肢体”将吸收利用当地提供的优厚条件,进一步扩展企业体量;而作为总部的“大脑”,依然在深圳。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