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破「陈规」者,vivo NEX

2018-07-05 09:15:0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打破「陈规」者,vivo NEX

一年前的我还在用着宽额头、宽下巴的手机,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身边的手机从 18:9 过渡到「刘海异型屏」,前几天去广州出差的时候顺便见了一位朋友,当他从裤兜里掏出一款长着宽额头、宽下巴的手机时,我竟然发现自己已经对这种手机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

倒也不是说这类手机已经完全不能用了,只是当你体验到显示效果更加出众的手机之后,会产生一种「回不去」的感觉:当从「宽额头、宽下巴」的手机过渡都 18:9 的「窄额头、窄下巴」手机时是这种感觉,而从屏占比进一步提升的「刘海异型屏」手机过渡到 vivo NEX 时也是这种感觉。

打破「陈规」者,vivo NEX

91.24% 屏占比的背后,少不了众多黑科技的默默奉献

数字一直都比文字来得更加直观、更具说服力。虽然 vivo NEX 那 91.24% 的屏占比已经不能算是世界第一,但这个数字依然在目前的手机市场上是傲视群雄般的存在,而屏占比的提高,意味着你能在一块屏幕上浏览到更多的信息。以新浪微博为例,相比 vivo X21,NEX 在更大尺寸屏幕和更高屏占比的加持之下,一屏状态下能够阅读更多信息。

这个优点同样体现在观看视频的过程。虽然目前视频的格式还未跟进 18:9、19:9 的尺寸,但各大播放器都提供了各种适配的方式,当看视频时没有了先前恼人的手机「额头下巴」的干扰之后,相信那时候你才能感受到 vivo NEX 那块高屏占比屏幕的魅力所在。

打破「陈规」者,vivo NEX

▲ 左 NEX 丨 右 X21

「刘海异型屏」手机为什么会出现,无非就是手机正面的传感器和屏占比提升之间的矛盾。而在 vivo NEX 身上,为了解决这一矛盾,vivo 可以说是使出了看家本领,如升降式前置摄像头、隐藏式传感器、全屏幕发声技术,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几项技术在几个月前还只是作为在概念机型上的非量产技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将其完善到量产的水平,也着实值得肯定。

那么这几项黑科技会不会因为本身不太「接地气」的原因而造成体验不佳呢?

首先是升降式前置摄像头。在这几周的体验当中,对于本来就不太使用前置摄像头的我来说,这个升降式前置摄像头的存在感还是一如既然的低。其实在某些手机玩家群体的眼中,前置摄像头的存在感低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这部分群体一般都不怎么开启前置摄像头,甚至有极端的玩家还希望厂商推出一款无前置摄像头的手机,以此换取手机更高的屏占比。但在我看来,无前置摄像头的手机可能很难实现,因为前置摄像头不单单只有自拍一个功能,微信/QQ 视频聊天也离不开前置摄像头。

然而存在感低不意味着体验不佳。vivo NEX 的升降式前置摄像头内置了一颗微型步进马达、独立驱动集成电路,配合上软件算法,组成了一个「微传动系统」。虽然相比 X21 来说,前置摄像头开启的过程还是有肉眼可见的等待时间。但对于我来说,在不向「刘海异型屏」妥协的同时还能保留前置摄像头,NEX 的这个方案我还是能够接受的。

打破「陈规」者,vivo NEX

除此之外,对于 NEX 的这个升降式前置摄像头是否会容易损坏问题也有不少人存在疑惑。而 vivo 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为 NEX 的升降式前置摄像头加入了特殊的缓冲结构设计,当你稍微用力按下这枚前置摄像头时,实际上是有一个缓冲的过程;而当你再次用力按下时,它就会缩回手机内,从而降低了被暴力按压导致故障的几率。除此之外,在伸出状态下 vivo NEX 侧面推力的承重上限在 45kg 左右,这一点也为 NEX 多加了一道保险栓。而如果你还不放心的话,vivo 也为 NEX 进行了一系列「暴力测试」,结果表明 NEX 的可升降前置摄像头能够连续升降 5 万次左右。通俗点说,假设你每天要和朋友视频聊天或者自拍 50 次,vivo NEX 的前置摄像头能够让你「折腾」 3 年。

打破「陈规」者,vivo NEX

另一方面,vivo NEX 的这个前置升降式前置摄像头的成像效果也是许多自拍妹子们关心的一点。为此我请到了我们公司的妹子来体验一番,下面就是 vivo NEX 和 vivo X21 的前置摄像头自拍对比图:

打破「陈规」者,vivo NEX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