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伯静:华为没有抛弃深圳只是在远离

2018-07-05 06:31:5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丽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姜伯静

  华为没有理由也不应该抛弃深圳;但是,现状却不得不让华为选择一个缓冲空间。华为没有抛弃深圳,只是在一点点远离

姜伯静:华为没有抛弃深圳只是在远离

  华为虽然没有“跑”,但是华为研发团队等部门从深圳向东莞的“搬迁”却终于付诸行动!

  虽然这次“搬迁”的性质还有待商榷,但无疑会让人产生诸多遐想。

  究竟是华为抛弃了深圳,还是深圳的高房价不得不让华为离开?这必须让我们思考。

  如果让我说这个问题,那我认为,华为没有理由也不应该抛弃深圳;但是,现状却不得不让华为选择一个缓冲空间。华为没有抛弃深圳,只是在一点点远离

  为何要这么说呢?

  第一,因为深圳是华为的“根”,所以华为不会轻易离开。

  华为发轫于深圳,它要感谢那个伟大的时代,同时也要感谢深圳。

  关于华为的发展历程,我们一般将其分为农村、全国、国际三个阶段。深圳,则是华为从农村进军全国的第一个“根据地”。

  而华为之所以在深圳起步,很大程度是因为当年深圳的政策。

  1987年,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这份规定虽然已经“失效”,但在当时却给无数人提供了一个机会。今天,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这份“规定”。再看一下它的主要内容,我们会发现深圳对华为的意义。其中有些内容,虽然在今天已经司空见惯,但在当时,却大胆的让人难以想象。

  “科技人员可以以现金、实物及个人所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商标权等工业产权作为投资入股,并分取应得的股息和红利。”

  “鼓励和欢迎特区外科技人员来特区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特区外的科技人员在特区创办民间科技企业或到民间科技企业供职,经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可办理在特区内的居住手续。”

  “深圳经济特区内的干部职工,愿意到民间科技企业中工作的,原单位应予支持,不要加以阻拦,但他们须在三个月前提出申请;他们可以辞职,也可以经原单位批准,准予停薪留职二至三年。在留职期间,个人应按每年本人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交回原单位,作为职业保险金。停薪留职期满后的科技人员,可以辞去原单位工作或回原单位安排工作。”

  单看这三点内容,不仅仅是在当时,即便是现在,依然有着很强的意义。

  那么,面对这方培育了自己的土地,华为会轻易的抛弃它吗?我认为不会。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任正非才会说华为的总部永远在深圳。

  第二,虽然华为有“绿叶对根的情意”,但深圳已经“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不要让华为跑了”,这曾经是几年前最热门的一个话题。

  虽然后来有了“我们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的承诺,但是,“不要让华为跑了”依然会让不少人心有余悸。

  当华为要“跑”的传言最激烈的时候,华为和深圳都有一个很不错的态度。

  2018年4月4日下午,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扎根深圳,展望未来”的合作协议。而任正非也表示,“深圳总部是华为全球的领导核心”。

  华为,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公司。虽然,多年前的“狼性”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但华为的高收入与高付出却是成正比的。

  在一个颇为辛苦的公司工作,如果能有一个相对来说略为安逸的生活环境,应该会缓解工作的辛劳。可是,如果生活环境同样辛苦,那就让员工有些难受了。

  而深圳,最近若干年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让人担忧。

  深圳当地媒体的报道显示:“(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公布的6月份楼市成交数据显示,上月一手住宅成交量小幅上涨,价格则维持稳定。6月份,全市一手住宅成交2705套,环比上涨5.5%;一手住宅成交均价54093元/平方米,环比微跌。自2016年9月份以来,深圳新房成交均价月均环比现‘二十一连跌’。”

  这个“二十一连跌”的意义是什么?之前,我们都知道深圳房价经常是每月下跌很小的数字。而有统计数据显示,这个“二十一连跌”,一共是下跌了1518元。

  古人有云,“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如今的深圳,堪称“深圳房贵,居大不易”了。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