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推出EI智能体 郑叶来重申不碰数据
2018-07-04 13:39:5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王振洲
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的一句“智能的世界,只有大脑是不够的”,引发业界关注。在6月26日的华为云中国行2018深圳站上,华为云在介绍智能体的同时,还重申了面向政府和企业提供云服务时,“不碰数据”的承诺。
在郑叶来看来,正是由于始终恪守边界,坚持“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华为云获得了众多企业和用户的信赖。
在早先提出不碰数据时,有华为员工在内部的心声论坛上提出质疑,你搞大数据,搞人工智能,不玩数据,不玩别人的数据,搞啥嘛?事实上“我们不碰数据,是说不用技术的手段非法获取客户的数据,我们不强迫任何客户进行数据的交换,不用客户的数据进行变现。”郑叶来解释道。不碰数据并不等于不懂数据,而是坚持华为云的“边界”。
“我们今天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进步最快的。”郑叶来表示。华为云对客户的郑重承诺和对边界的恪守,赢得了市场的尊重和欢迎。截至目前,华为云收入同比增长700%,其中互联网行业在华为云收入中占据很大的份额。事实上,选择华为云的客户不止有传统企业,作为互联网应用云基础设施2.0的创新者,中手游、恺英网络、咪咕等互联网企业,也都在企业上云的进程中选择了华为云。
有数据显示,华为云除了收入同比增长700%之外,仅2018年上半年,合作伙伴数量就增长了45%,云市场新增上架应用872个——很多政企客户的核心数据、价值数据安心地搬到华为云上。此外,华为云推出的云服务器C3,计算性能优于业界15%,成为爆款云服务。华为云软件开发服务DevCloud,已在线上拥有9万名开发者。
华为云EI智能体,开启智能世界的大门
对于吸引了大量关注的“华为云EI智能体”,以及为什么智能世界仅有大脑是不够的,郑叶来通过具体应用场景向外界进行了解答。他表示,智能世界是智能体加物理世界。
对此,郑叶来以实际应用场景为例加以说明,华为在工业智能体方面一系列的实践,贯穿整个研发的设计、产线、工业管理等全流程,来提升企业的成品率和生产效益。同时,红绿灯的路口效率对提升城市交通治理非常重要,对于交通智能体,最核心的是信号灯和路口的协同智能管理,一个路口就是一个智能体,根据交通拥堵状况,实时调整交通灯控制策略,只要每个路口变得智能,一条交通干道就变得都智能了。让交通一路畅通。
事实上,华为云EI智能体正是通过智慧大脑、智能边缘平台、无处不在的联接、融合行业智慧,将物理世界的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大数据综合分析、回传,将复杂物理世界的海量信息和行业智慧,经过华为云EI智能体的计算分析反馈作用于物理世界。因此,华为云EI智能体不仅基于历史的统计,还能实时感知、互动和优化,从而真正实现智能世界。
了解企业需求 做到有的放矢
在对市场的实际调研和了解过程中,华为云发现了企业在布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众多实际痛点——训练计算量大、训练时间长、技术难度高、企业使用门槛高。针对此类问题,华为云在深度学习服务中,特别调整了企业使用难度,降低了对于数据量方面的需求。不仅内置大量基于开源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支持模式选择自动化,免除了模型训练的编程过程,同时基于系统软硬件结合方案,将分布式模型训练时间大幅度缩短。
由于华为在过往积累起来的良好口碑和强大的研发实力,以及在数据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强大实力和保障,在云服务的选择上,华为云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首选。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