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要造车 或许只差任正非点头!
2018-06-28 12:48:55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冬梅
华为中央研究院副院长袁庭球曾表示,智能汽车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产业,人类最重要的几个基础设施行业都在这里发生了融合:交通出行行业,汽车制造行业,通讯行业,互联网行业进行了亲切的握手,合四为一。
此前,华为预计,公司到2021年的收入规模将超过1500亿美元,未来十年内则有可能突破2000亿美元。但去年开始,华为营收的增速就开始呈现放缓之势,尤其是作为收入支柱的运营商业务。
财报显示,2017年,华为实现总营收6036亿元(约合925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华为运营商业务实现总营收2978亿元,同比仅微增2.5%。作为参考,华为运营商业务在2014年-2016年的营收增幅分别为16.4%、21.4%和23.6%。
与此同时,作为华为营收增长主力的消费者业务(以智能手机业务为主)也被认为难以支撑公司的长期增长需求。虽然在2017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在实现了31.9%的增长后,突破2000亿营收大关,但徐直军直言不讳地对外表示,这块业务存在潜在风险。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对华为来说,也是一个值得跨界的方向。
此外,华为从来不缺的就是资金,而这也是所有公司发展之根本。数据显示,2017年底,华为的账面资金余额高达1753.5亿元,作为参考,素有“富可敌国”之称的苹果公司在2017年底的账面资金余额约合人民币1760.2亿元。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经说过,新造车势力想要在整车制造领域取得成功,至少需要200亿资金,而从目前华为的资金储备来看,200亿显然成为不了任何障碍。
创新派和保守派
华为要造车已经有着数不清的充分条件,但是阻碍其造车的必要理由往往只需要一个。
有消息称,作为华为的精神领袖,也是一手塑造了华为“狼性文化”的任正非,曾经当众否决了华为想要进军汽车制造业的想法。长久以来,任正非都希望华为能够将公司发展的焦点放在主营业务上。
现如今,任正非保守的看法,已引发华为内部越来越多年轻派的不满。有报道称,今年4月8日,“华为蓝军部长”潘少钦曾面向全体华为员工以一封名为“华为蓝军批判任正非10宗罪”的公开信,对任正非提出猛烈的批评。文中强调,任正非应当鼓励创新,而不是让创意从一开始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相比之下,主管产品和战略的徐直军则一直都是华为造车计划的主力推动者。在近些年几乎所有的公开言论中,徐直军无一例外会提到汽车以及无人驾驶,他甚至毫不掩饰在这个问题上与其他华为高管的冲突,其中也包括任正非。
不过,华为造车战略最终还是要任正非本人点头,或许在今年10月份的华为年度战略会议上,“创新派”能够找到说服他的机会。据悉,这次会议的核心主题就是“汽车”。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