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了,是故意的
2018年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已开幕。非常特殊,今年的WWDC“只和软件相关”,这让国内众多媒体直呼“苹果彻底软了”。更有人说,“苹果失去创新力”“这届不行啊”等等。
![]()
苹果真的要完么?当然不。
华尔街的投资者们可是很精明的,就在会后,苹果股价应声上涨,今天更是达到市值的历史最高纪录。由于苹果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这也成为了目前人类上市公司的最高市值。
![]()
到底是什么戳中了华尔街投资者们的G点?当然是软件。可别忘记了两年前,也就是2016年,苹果那个惨痛的春天。
2016年4月末,苹果发布当年第一季度财报,结果让世界震惊。这个全球创新力最强的公司,在业绩取得连续13年的增长后,第一次出现下坡。
财报显示,公司几乎所有指标均大跌。和2015年同期相比,公司总营收降低13%,而苹果最引以为豪的iPhone的销售量也同比下降16%。
华尔街大失所望。第二天,苹果股价应声下跌8%,市值蒸发460亿美元。Tim Cook迎来接任CEO以后的最艰难时刻。企业不行,员工先慌。直到今天,我都清晰地记得,那段时间帮很多Apple的员工内推了我司。
好在,Tim Cook没慌。清醒的他,在公司各项业务报表里苦苦找寻,企图发现幸运的蛛丝马迹。最终他找到了,在公司全线业务下跌时,有一项营收格外亮眼:Services。
![]()
这项名为Services(服务)的业务,涵盖了包括苹果App Store、iCloud在内的所有软件服务。Services类营收,在其他业务全线下跌的情况下,同比增长高达20%,创下59.9亿美元的记录。
59.9亿多么?当然多。同期的Facebook财报,全公司上下也仅仅创下了53.8亿美元营收。苹果一项业务的营收,居然相当于一个全球顶级互联网公司的营收。
另一方面,虽然iPhone的营收依然在公司盈利中占比最大,但是iPhone的增长,已经到顶了。
数据说明了一切。纵观过去十年,iPhone全球年销量在2015年达到顶峰之后就“萎”了。2016年和2017年均没能实现继续增长,同时个人台式机时代早已经过去,希望显然不能寄托于Mac。
于是,在努力保持和提高iPhone盈利能力之外,Tim Cook也赌上了“软件”——这个最强的增长发力点。
![]()
此后,苹果的股价两年间一路“逆风翻盘”。而Services类业务也不负众望地“向阳而生”。
![]()
2017年底,Services类业务增长率达18%,营收达到71.7亿美元。Tim Cook开心地向全世界公告:预计2020年底,包含公司几乎全线软件业务在内的Services类别,将实现营收翻倍。
2018年,就在上个月,苹果公布一季度财报显示,Services类业务取得了31%的惊人增长率。软件产品的优势,在一个硬件公司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边际收益高、迭代快速、增长迅猛。
WWDC和苹果软件的主逻辑
这次WWDC,苹果全面注重软件升级,一口气发布了8000多个软件更新。看似繁杂,但是在这背后透露出了苹果软件产品的全生态布局策略。
那就是以苹果为枢纽,联结开发者和最终用户。有了这个逻辑后,WWDC上这一切看似杂乱的软件更新,就更加清晰明了、有迹可循了。
![]()
先从苹果自身说起。苹果本身软件的更新主题,都脱离不开“企业正直”。
2018年初,苹果深陷因为电池问题而导致系统变卡顿的风波,中美消协全面约谈,企业“诚信正直”强烈受损。于是,今年iOS 12的第一项重大更新就是:系统性能显著提升,且支持苹果的旧设备。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