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7 15:22 来源:谈资懂科技 阿里云 /大脑 /苹果
原标题:阿里云ET农业大脑发布,世界首创的AI养猪、AI种苹果
“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四川的特驱猪场装上了“黑科技”,接入人工智能的摄像头认识猪场里每一头猪。700公里外,陕西的海升苹果园、国强甜瓜圃也开始用人工智能帮助种植。这些地方都有阿里云工程师忙碌的身影。

6月7日,云栖大会·上海峰会正式发布阿里云ET农业大脑,希望将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入结合,目前已应用于生猪养殖、苹果及甜瓜种植,已具备数字档案生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农事分析、全链路溯源等功能。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人工智能要和产业结合才有价值,我们希望用人工智能帮助农户农企‘对症下药’,实现中国农产品‘三级跳’,即更安全、更营养、更值钱。”
世界首创的AI养殖:从200斤猪到200公里猪

几组标语曾刷遍西南农村和朋友圈:“今年打工不出门,智能养猪到家门”、“智能养猪搞得好,照顾家里老和小”……德康集团、四川特驱集团和阿里云的合作成为关注热点,也迈出了用人工智能养猪的第一步。
现在,特驱猪场铺上了有ET农业大脑加持的摄像头,解决了人工大规模养殖的深度拓展和降本增效问题,还形成了更智能、更精细的养殖模式。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每一头生猪都有自己的档案,这些数据可用于分析行为特征、料肉比等。
“有了ET农业大脑,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每一头生猪的运动量,公里数可以成为判断猪肉品质的新标准。未来,我们想要的是一头跑了200公里的好猪,而不再是一头200斤的猪。”胡晓明说。
世界首创的AI种植:果园节省2000万

在陕西,10000亩海升苹果的生产资料已经汇聚到ET农业大脑,可以对每棵果树进行个性化管理,大大提高果园的管理效率。
果农再也不用一笔一划记录每棵果树的浇水量、施肥量、施药量,再分头录入EXCEL汇总到管理层。一部手机、一个管理软件,就可以实时记录、实时同步相关人员;未来扫一扫果树旁的二维码,还能看到这棵果树的历史浇水、施肥、施药情况。
通过对这些历史数据的智能分析,ET农业大脑能建立起一整套知识库,指导果农播种、施肥和耕作,提供最优决策;还可以进行智慧选址,针对不同品种的果树选择最适宜的水土环境。
用AI扶贫:从一斤1块钱到一斤3块钱

国强甜瓜所在的阎良是西安下属的农业生产县区,目前有近600户贫困户。阎良区甜瓜总产量达20余万吨,是该地区的主要特色农产品,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今年,阿里云和西安扶贫办启动了智慧农业合作,国强合作社是主要合作对象,ET农业大脑装到了国强甜瓜圃:每个甜瓜都有一个二维码身份证,对甜瓜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控,确保瓜农按照标准化手册操作,不打激素,让每一个瓜长足天数,是真正的“瓜熟蒂落”。
借助天猫生鲜、菜鸟物流、蚂蚁金服等阿里巴巴全生态的力量,还能为国强农户提供金融、物流、销售端能力,更好地实现链路管理。普通甜瓜售价仅1元一斤,但有技术含量的国强甜瓜可以卖到3元一斤。现在,质优味美、可溯源的国强甜瓜在天猫已经可以买到。
未来,ET农业大脑也将帮助消费者吃到更健康更绿色的食品。当天,“瓜脸识别”在手机天猫上线,背后是相关的AI算法、图像识别等能力。用手机拍一拍,消费者就可以识别甜瓜的成熟度,这一技术还有望用到其他生鲜产品。
成都商报记者 胡沛 实习记者 汪溪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