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能手机创新“半年报”:三星、小米领先,这四款机型“不及

2018-06-07 20:45:1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秋军

影响智能手机拍照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相机镜头配置,包括前后摄像头配置、像素、光圈,其二是场景优化,如人像美化、暗光、逆光拍摄等。

拍照作为智能手机最核心的功能之一,是厂商们不可忽视的创新点,但仅靠像素、光圈等硬件配置已经无法再产生大的差异,因此具体场景的拍照效果优化成为竞争焦点。不同于此前流行的自动对焦、光学防抖、四轴防抖等概念,今年发布的众多旗舰机主要在人像、暗光以及运动等场景的拍照效果上发力。

在专业摄影方面,三星和华为推出每秒960帧的慢动作拍摄,用于捕捉动态变化的场景,此外f/1.5、f/1.6等大光圈摄像头的出现用于优化暗光环境下拍摄,而OPPO、vivo以及小米均把前摄像头的配置提升到与后置摄像头同等甚至高于后置摄像头的程度则是为了主打人像拍摄。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在10款机型中,有6款强调了对人像拍摄场景的优化,其中华为、OPPO和荣耀均推出“3D人像光效果”,vivo、小米、锤子强调AI背景虚化和美颜效果,小米甚至喊出“微整形美颜”的口号。

10款样本机型在拍照方面的排名:

智能手机创新“半年报”:三星、小米领先,这四款机型“不及

评估这个领域,华为P20 Pro以后置4000万像素(彩色镜头)+2000像素(黑白镜头)+800万像素(长焦镜头)的强悍配置胜出,其前置摄像头同样达到2400万像素,此外在拍照场景上推出每秒960fps慢动作拍摄,f/1.6 大光圈强化夜间拍照以及3D人像光效优化人像拍照,因此以49分的高分排名第一。

“把AI功能融合到拍照层面的是上半年比较常见现象,其核心在于芯片的支持,如高通的845和660芯片,它会自动识别不同的场景、不同的物体,来帮助它选择相对应的算法和优化,一些手机厂商基于芯片做了新功能开发,所以体现在拍照上比较有特色”,闫占孟称。

【功能创新】

AI成手机系统创新标配

用户使用习惯仍未养成

差异化功能指的是手机厂商新开发出来的、使该品牌具有独特性的功能。

目前来看,智能手机厂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形成差异化,一是通过系统的智能优化,也即是手机厂商强调的AI能力;二是垂直细分定位。

在细分定位上,此前曾流行过音乐手机、拍照手机,今年则是“游戏手机”的爆发年,如小米推出黑鲨游戏手机、努比亚红魔游戏手机以及360N7“吃鸡手机”,主要在CPU性能、散热和造型上做优化。

“游戏手机满足了细分市场的特定需求,主要是为了解决待机和发热问题这两个痛点而做出的创新设计”,闫占孟指出。

但游戏手机的定位能否被市场接受目前仍是未知数,毕竟几乎所有的旗舰机都在不断强化游戏功能,游戏已经成为拍照之后的第二大应用场景。

此外,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成为智能手机软件创新的大趋势。统计发现,人脸解锁、AI拍照是最常见的AI应用场景。事实上,这仅仅是人工智能中的视觉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目前并不多,除了iPhone的Siri语音助手之外,仅有三星和小米使用了语音助手。对手机应用信息进行智能整合以提升体验也是手机厂商的普遍做法,如OPPO、vivo、一加等均有智能聚合信息的主页。

统计发现大多数手机厂商致力于通过系统的智能优化来增强用户体验、驱动用户换机;而第二梯队的手机品牌或者小众手机品牌则选择深耕某一细分市场来形成差异化的定位。

10款机型在功能创新方面的排名:

智能手机创新“半年报”:三星、小米领先,这四款机型“不及

评估这个领域,三星和小米以操作系统的智能化并列排名第一,两款机型在AI功能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视觉识别和语音识别,同时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相比之下,其他品牌大多强调信息聚合功能,如荣耀10的“负一屏”智能助手,可聚合物流信息、支付宝付款码、新建待办、订酒店、订机票、运动信息等常见生活服务,并能够根据用户使用习惯调整。

“人工智能的确是手机差异化的一个方向,但目前消费者还没有这个使用习惯。很多技术创新从落地到成为使用习惯的周期大概需要一年,如iPhone的指纹识别虽然iPhone5S就具备,但是从iPhone6才开始普及使用”,孙燕飚称,目前无论是小米的小爱同学,OPPO 、vivo强调的智能助手,还是华为强调的AI拍照,消费者并没有形成依赖性的使用习惯,还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今年可以说是手机人工智能的应用元年,大规模消费者习惯的建成应该是明年。”

【综合排行】

三星、小米领先 

四款机型未到“及格线”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