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号发射能力来讲,手机的发射功率越大,基站接收到的信号噪比也越大,就越有利于对信号的还原。华为早在2015年就率先在旗舰P8上推出双天线分集技术,通过多个天线硬件发送信号,再根据不同天线信号的强度判断选择其中信号最强的线路,有效的规避了信号干扰。信号发射成功后,就该手机的收信能力上场了。华为手机的每一路天线都有独立的收发器,同样自行选择信号最强的线路进行回馈,所以华为手机的接受能力几乎可以说没有对手。至于为什么说是几乎没有对手而不是绝对没有对手,那是因为不仅苹果公司已经向华为购买了这项专利,很多友商也跟风华为推出了拥有双天线技术的手机。此外,华为于2017年上市的商务旗舰Mate 10系列等手机产品推出独创“高铁模式”——可在时速超过300公里的条件下,能够针对高速移动场景下易掉线的用户场景进行深度优化,同时基于全球最领先的通讯技术,大幅减少掉话率,时刻保持良好通信信号,无论是在高铁上电话会议或者上网聊天,都能让沟通畅通无阻。
智慧创造 AI值得拥有
处理器作为手机的心脏,自然也是华为研发的重点。不过大部分安卓手机都采用高通骁龙或联发科处理器,鲜少有自主研发芯片的安卓手机厂商,除了华为。

早在2009年,华为就曾推出搭载自家K3处理器的试水手机,由于超前的理念当时并未被市场所接受。2012年,华为发布了采用当时全球最小的四核A9架构处理器华为海思K3V2处理器的四核手机华为D1,正式开启自主研发芯片之路。2014年,性能表现更加成熟的麒麟910横空出世,开启了华为麒麟芯片的光明前途。2017年,华为成功研发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移动计算平台麒麟970,除了比同期高通骁龙835更优秀的性能表现外,AI技术的加入使得华为凭借着麒麟970步入了顶级芯片厂商行列。强大的AI处理器令智能手机如虎添翼。同年,麒麟970在华为Mate 10系列中被首次使用,在AI加持下,Mate 10可根据用户使用习惯自动调整手机性能,持续学习、理解和预测用户需求,成为了最得力的掌上助手。随后高通和联发科纷纷效仿华为,推出打着AI噱头但无具体运用的处理器。华为再次成功引领手机市场的最新潮流。
智能感知 EMUI流畅超乎你想象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