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尔声学股价连续8个月暴跌50%:传苹果三星砍订单
2018-06-07 11:19:57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但是从净利润方面来看的话,歌尔股份净利润却远不及瑞声科技,2012年-2017年歌尔股份的净利润分别为9.07、13.06、16.57、12.51、16.51、21.39亿元,相对来说,除了2015年净利润出现大幅度下降以外,其余几年一直稳定增长,不过,瑞声科技净利润增长明显要恐怖一些,分别为19.80、25.12、25.81、34.35、40.22、53.25亿元!

两者无论是在营收还是在净利润方面,过去的5年中均实现了翻倍的增长,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比增此消的情况,如2014年歌尔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26.87%,而瑞声科技在这一年几乎没有增长,到了2015年,歌尔股份业务大幅下降24.50%,此时瑞声科技净利润则同比大增36.74%!到了2016年-2017年,歌尔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31.97%、29.53%,而瑞声科技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34.87%、32%!
据笔者向业界人士了解到,对于歌尔股份与瑞声科技两者而言,最为重要的客户其实都是苹果,正如前文所言,从2014年到2016年,苹果订单在其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26.31%、20.18%、26.76%!与此相对应的瑞声科技,苹果订单在其总营收的占别分别为35.1%、28.4%、47.2%!显而易见,对于苹果订单,瑞声科技要所占比例应该要比歌尔股份多出不少!此外,据笔者了解到,瑞声科技由于产品布局高端,而歌尔声学主要是中低端,导致前者的毛利率要远远高于后者,这也是后者营收远远高于后者而净利润却远不及前者的主要原因所在!
苹果声学供应商之战:康控+美律+立讯精密VS瑞声科技
然而,在苹果声学供应商中的瑞声科技与歌尔声学,后者已经无法在该领域撼动前者的地位。而在未来新的市场,两者也已经分道扬镳!
从歌尔声学来看,其更多的是向智能终端市场靠近,计划围绕“大声学、可穿戴、传感器、精密制造”四大产品战略方向,把握“互联网+”时代新的智能硬件产业机遇,以智能移动终端产业为核心,以市场和技术为导向,拓展智能音响、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娱乐、智能家居等战略领域新的业务增长点。
据其在2016年财报中表示:公司战略转型方向进一步明确,围绕Hearable、Wearable、Viewable、Robotics四大战略优化产业链布局。公司对内加强运营管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对外深入推进国际、国内大客户拓展,整合全球技术、研发、市场优秀资源,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此外,近些年来,瑞声科技业务来源主要是动圈器件、触控马达和无线射频、MEMS业务,这三者占据了其主要的营收!在新业务方面,瑞声科技目前新业务主要有3D玻璃后盖市场,在该市场,瑞声科技未来希望推出的是一体化整合方案,即:3D玻璃前后盖+非晶合金中框支架+扬声器BOX+受话器+光学镜头,其中3D玻璃、非晶合金中框支架以及光学镜头为瑞声科技新拓展的业务!
其次是在镜头市场,在光学镜头方面,瑞声科技推出了晶圆级玻璃镜头(MLL)。据了解,晶圆级镜头的多重优势与现有解决方案相比,公司玻璃晶圆级镜头(WLL)将成为一项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显而易见,对于苹果订单的竞争,歌尔声学已经无法与瑞声科技相互竞争,对于未来新的市场,两者的侧重点则全然不同。当然,如果说,谁能够在未来声学市场撼动瑞声科技的话,那么,我宁愿相信是美律与康控!康控也表示,声学产品预计客户将从7月开始量产,至于高峰期则会落在9、10月,全年营收目标年增 20-30%,获利则力拼年增 20%。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未来新的市场,瑞声科技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玻璃后盖+非晶合金中框,并且将扬声器、受话器以及光学镜头整合在一起!尤其是光学镜头,这将成为瑞声科技业务增长的新动力所在!然而,就这两大市场而言,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瑞声科技都将面临众多的强者与之竞争!
美律同样为苹果声学器件供应商,早在2015年,美律就通过私募方案引入立讯精密,随后立讯精密获得了美律25.40%股权,如此一来立讯精密便成了美律最大单一股东,然而,美律作为台湾声学器件龙头企业,这笔交易最终以失败告终。
随后,两者的交易继续曲线上演,美律又与立讯精密签订协议,将主营业务为微型扬声器模组的苏州工厂美特51%的股权出售给了立讯精密,苹果订单将由台湾美律接单,再转交给美特生产。换而言之,今年立讯精密为苹果生产AirPod,其主要功劳其实就在于美律!
而在2017年12月份初,立讯精密再次与美律合资成立广东立讯美律电子有限公司,前者出资1.02亿元占股51%,后者出资0.98亿元占股49%!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