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华为P20 Pro摄像头 看如何突破手机拍照极限
2018-06-06 03:04:2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冬梅
DxOmark Mobile认为华为P20 Pro是近段时间内最具有创新性的手机摄像设备。其创新之处并不是简单地把第三个传感器与镜头加到之前的双摄像头系统上,而是真正有脱颖而出的新模式。
第一,华为P20 Pro中主相机的传感器尺寸为1/1.7英寸,而三星Galaxy S9中相机传感器的尺寸仅为1/2.55",前者大约为后者的两倍。所以,尽管f1.8的光圈在尺寸上优势并不明显,但是Pro的RGB主摄像头传感器比大多数竞争机型中使用的小尺寸传感器能多捕捉到更多的光。而且与以前的华为高端智能手机一样,主传感器辅助单色传感器,也可以增强对于光的捕捉。目前,这款传感器由索尼提供。

其次,主相机传感器采用了总像素为4000万像素的Quad Bayer结构。它输入以2*2像素为单位的数据,产生1000万像素的图像输出。
最后,在等焦距为80mm的情况下,P20 Pro的光学稳定远摄相机比最近的iPhone或三星Galaxy设备中的两个远摄相机的伸展距离更长。这项技术通过把主摄像头与2000万单色辅助传感器相结合,可实现两倍变焦,从而丰富图片细节。工程师们还致力于把P20 Pro的远摄镜头伸得更长,同时输出的图像像素大小仍为1000万。

可见,华为三摄的创新不仅在像传感器、镜头这样的硬件方面,也有两个镜头间交互配合的软件方面的突破。
为了将图像的画质进一步提升,在软件方面,华为摄像机的算法工程师们还请了许多摄影界的专业人士,在他们研发的过程中进行摄影专业知识的培训,并且提出修改意见。“我们追求的不仅是图像的色彩丰富这类在世俗意义上的美感,以后会往更深沉的情感表露方面努力。我看过一个用这款手机拍摄的摄影作品,在灰暗的色调下却传递出了更饱满的情感,我受到很大的触动,”工程师说。
从去年9月,华为发布世界首款手机AI芯片--麒麟970以来,陆陆续续,它们已经推出了五款搭载AI技术的手机。分别从芯片、应用场景和软件生态方面,不断推进它们在AI方面的布局。
此前,在图片处理方面,华为在Mate 10中搭载了AI驱动语音翻译系统,可实现识图翻译的功能。并在视觉方面,通过AI美颜功能和场景识别功能,在摄影时,自动检测到人脸,进行美颜。还能识别出13种场景和物体,根据属性自动调整参数,主动去糊。荣耀V10在这方面并无太大进展,但本次推出的华为P20 Pro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提升。
首先,它的场景识别功能可以使它识别出共计19类500多种物品,为使用者推荐合适的拍照模式。而且还搭载3D建模技术,通过人脸建模技术美化照片中的人脸,还支持3D人像光效,调整出测光、剧场光等多种满足拍照环境的光源模式。并且P20 Pro将场景识别的功能与淘宝平台进行连接,手机可自动识别出图中的商品,并弹出淘宝中此商品的信息,构建出AI实际体验场景。
三摄的功能在场景识别方面,提供了更多发展的可能。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使得手机在进行场景识别时,能够从图片中获得更广的视野,清晰的画质能助于物体更加精准地被识别,这些都能够丰富识别的内容。
其次,P20系列搭载了华为AI防抖技术(AIS),使得手机在拍摄视频时更加稳定、自然。并且三摄的超曝夜景模式,允许手机在手持着拍摄长曝光的夜景时,在六秒以内拍出清晰的照片。这一技术是从卡片机和单反的闭门原理中汲取的经验。
第三,运用语义分割,识别出拍摄图片中的物体,如湖水、草地等,最多可识别出八大类别的物体。然后按照深度学习训练出的程序优化这些景色或者物体的色彩等。
最后,摄像头还运用AI的算法来优化图片中的人像。通过图片识别来区分人与背景,再将背景进行多层次的虚化,使得人物形象更为清晰。
华为三摄作为当下手机摄像头中的领军者,它的初创之举,不仅满足了使用者中长短多种距离的拍摄需求,还通过传感器、镜头等硬件在技术上的提升,以及软件方面的算法工作来加强镜头间的配合工作。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