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为武汉研发基地投入运营 在最牛科技公司上班啥体验

2018-06-05 13:59:03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振洲

迈向高质量,我省又一重量级“航母”起航

华为武汉研发基地正式投入运营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墨、通讯员张珊妮、徐春宴)5月15日,华为武汉研发基地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正式投入运营。继国家存储器基地、华星光电、天马等一批重大项目后,又一艘引领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科技“航母”在光谷起航。

早在2007年底,华为便成立了武汉研究所,业务主要围绕网络(波分,固定网络终端)、终端(平板及PC,路由器,集成维护)和软件的研发交付。

随着业务发展及企业战略布局的需要,2014年,华为在未来科技城投资建设全新的研发基地,总占地达1200亩。它是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的14个研究院所之一。

目前,该基地一期558亩已建10栋大楼,其中8栋用于研发,2栋为员工餐厅。

据了解,11年前,华为武汉研究所只有150多人规模。如今,进驻员工已达5000余人,形成了光能力和终端研发两大业务中心。加上6000多名服务外包人员,华为武汉研发基地一期便可容纳超过1万名研发人员。

华为相关负责人称,武汉高校及人才资源丰富,华为武汉基地已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了长期科研合作。在全球光网络市场、全球WDM/OTN市场及全球100G市场中,华为均位居世界第一。而这些重大技术的突破,均出自武汉基地。

据悉,截至2017年底,华为在全球拥有18万名员工,其中8万名为研发人员。其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销售收入突破6000亿元。

延伸阅读》》

华为武汉掀面纱:在中国最牛科技公司上班是种什么体验

5月15日,随着华为武汉研发基地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正式投入运营,低调而略显神秘的华为武汉大本营,首次对外掀开面纱一角。

自2014年启动建设以来,光谷地标马蹄莲脚下的“华为王国”建筑群,就以惊人的深圳速度,拔节生长。

走进华为园区,仿佛闯入了一片都市森林。潺潺的叠溪,从大片草坪和树林中蜿蜒而过。一幢幢研发大楼错落在浓荫中,十分静谧。

在中国最牛科技公司上班,究竟是种怎样的体验?

电子产品的“魔鬼训练营”

每天在全球极端天气中“求生”

在华为武汉基地,有一个电子产品的“魔鬼训练营”,叫做终端可靠性测试实验室。

它的功能,是把全球最恶劣的天气气候搬到实验室里来。只有扛住所有考验的电子产品,才能“绝地求生”。

进入高低温测试区,眼前出现了多排一人多高的黑箱子。“这是环境试验箱”,研发人员介绍,它可以模拟世界任何地方的高温和低温环境。在非洲的利比亚、苏丹,全年气温长期在50℃到60℃;而在俄罗斯、冰岛、我国的黑龙江漠河这些地方,冬季气温则低至零下30℃至零下40℃。

他说,华为的电子设备和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要确保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不能因为“身体不适”而停摆。无论是路由器还是平板电脑,都得先在这里经受85℃高温和零下40℃极寒的考验。

因为电子产品怕潮湿,华为工程师就把产品在85℃高温和85°湿度的双重极端环境下,关1000小时“禁闭”,抗潮湿测试长达42天。

在疯狂的温度冲击测试箱里,所有检测产品还要扛住2秒之内,从零下40℃到80℃的瞬间温度剧变。无论暴冷暴热,都要保持“头脑清醒”。

此外,还要在酸性、中性、碱性等各种盐雾条件中,考验产品的耐腐蚀能力;在沙尘暴般的封闭箱中进行沙尘测试,考验防尘能力;在水环境中进行防水测试。

当全球极端天气的“魔鬼训练”全部通关后,迎接产品的新一轮“酷刑”开始上演。一台台机器人机械臂,抓着平板电脑反复摔打,从0.8米高度先跌落20次,上升到1米再摔12次,1.2米、1.4米……如果没摔几次就坏掉,立即退回研发中心,回炉再造。

还有的机械臂拿着圆珠笔,在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反复刮划,一刮就是几百上千次,看看刮完之后,对内屏和外屏会有怎样的影响。

研发人员说,该实验室拥有超过50台自动化机械测试仪,及超过40台高低温试验箱,可以覆盖所有终端产品,模拟各种用户使用场景,进行机械和环境测试。而这仅仅只是基地众多神秘实验室的其中之一。

斥资逾亿元打造员工餐厅

“光谷最牛食堂”如何拴住员工的心

许多路过华为武汉园区的人,都曾被两个白色的“飞碟”建筑所惊艳,以为是博物馆。事实上,它们只是华为斥资逾亿元打造的员工食堂。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