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为和联想的背后:通信与计算机爱恨情仇三十年

2018-06-03 17:45:44 来源:易采站长站 作者:王丽

八十年代,学校传达室有个摇把子电话(模拟制式),经常看到大人在大声大气地打电话。接线生问你要通哪里,然后通过插线的方式来人工转接。

有天中午,电话响起,传达室没有人,我大胆地拿起话筒,冲里面鬼哭狼嚎了几声,在对方一连串“你是哪个小兔崽子”的追问声中仓皇扔下话筒逃生。那种独特的沙沙声音(模拟制式),一直在记忆中。

老部长吴基传决定引入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程控交换机,这是个英明的决定。最早的一台于1982年安装在福州市!

也是在1987年,华为创立,起初是做深圳最热火的贸易,甚至还卖过减肥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华为开始代理香港的HAX企业用小交换机(模拟方式),从此开始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1990年左右,家乡的小县城也兴起了装电话的风气。初装费要5000元,还要找关系插队。这个钱,当时可以买个房改房。我和弟弟戴斌因为都要出去读书,家里装不起,好羡慕”别人家“。

程控交换机,有七国八制。西方公司牛,价格贵。

华为和联想的背后:通信与计算机爱恨情仇三十年

1989年夏天,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福州调研程控电话

1992年,华为和中兴从企业用小交换机(模拟机),进入了邮电局用的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开发。

任正非说:我们就在自己的家门口与西方公司正面竞争。

老部长吴基传看到了他引以为傲的程控交换机“巨大金中华”集体突破。

华为和联想的背后:通信与计算机爱恨情仇三十年

邮电工业总公司出资数百万元人民币,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38岁的邬江兴和他的团队,于1991年11月研制出了第一台国产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HJD-04。

联想也开发出了程控交换机,并且在廊坊和中南海使用。倪光南的学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罗争博士,是开发负责人。

众所周知的柳传志“贸工技”和倪光南“技工贸”路线的分歧就在此时诞生。

倪光南设想的是大力发展程控交换和芯片业。然而1995年6月30日,他在联想的一切职务都被免去了。壮志难酬,长使英雄泪满襟。

从此,联想就成了一个销售能力强的个人电脑公司。

1995年,广州有了GSM数字移动通信,引领了中国潮流。我也在1998年拥有了人生第一台手机:诺基亚5110。此时,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三家如日中天!

华为于1997年开发出移动通信系统。西方公司这次学聪明了,大幅降价和提升服务,对华为、中兴、大唐等国产GSM企业围追堵截。

华为和联想的背后:通信与计算机爱恨情仇三十年

1998年的生产定型鉴定会现场

1999年金秋,华为终于在福建省取得了史诗级的突破,并从这里辐射到全国,甚至全球。福建移动和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详见上观新闻首发的戴辉写的文章《华为的长征》。

华为和联想的背后:通信与计算机爱恨情仇三十年

2015年10月22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华为英国分公司

福建的GSM合同达到了3个多亿,而华为以前的合同没有上过亿,所有的文档和表格模板里都要临时增加位数!

而这就是最近很有名的华为5G的前身。

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相亲相爱,生出了互联网儿子

过去30年的第二个阶段,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幸福地相爱了,生出了一个白胖小子:互联网。电话交换机和计算机都卖疯了!

1995年,我在中山大学电子系读研究生的时候,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开通了,这是中国最早的数据通信网络之一。我也有幸成为了中国最早的互联网用户。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简称CERNET,是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等学校承担建设和管理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

暂时禁止评论

微信扫一扫

易采站长站微信账号